宣汉县乡村水务试点实施方案
(2021-2023年)
目 录
2.宣汉县乡村水务试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计划统计表52
3.宣汉县乡村水务试点2021-2023年灌区骨干渠道建设需求表52
4.宣汉县乡村水务试点2021-2023年忠心水库灌区骨干渠道主要建设任务表52
5.宣汉县乡村水务试点2021-2023年灌区运行维护管理表52
6.宣汉县乡村水务试点2021-2023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规划任务表52
为科学谋划、加快构建与乡村振兴相协调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提升乡村振兴水安全保障水平。7月30日,省委农办、水利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川农领办〔2021〕4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宣汉县县委和县政府高度重视新时期农村水利(以下简称“新农水”)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三新一高”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及谋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工作部署,围绕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3226”总体工作思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乡村水务、农业灌溉、水库及其渠道、水美新村等四大板块重点工作,综合考虑水源条件、地形地貌、用水需求、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与“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十四五”水美新村建设方案、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乡村供水一体化规划等紧密衔接,对宣汉县“十四五”新农水工作进行了科学、合理地规划,为推动“新农水”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为我县“争创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宣汉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
(二)总体目标
按照《关于加强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新时期农村水利重点板块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要求,按版块类别分年度制订目标任务,包括年度建设项目内容、计划投资额、效益指标及管理、改革等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乡村水务工程建设目标
坚持以服务乡村振兴统揽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全局,深化农村水利体制机制改革,以乡村水务为突破口,推动新时期农村水利高质量发展。以“三个责任”为核心的农村供水保障责任体系全面建立,“三项制度”全面落实、有名有实,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更加健全。到2023年底,宣汉农村供水保障“三个责任”有名有实有效。
2021年新(改、扩)建农村饮水工程211处,受益人口18.85万人,其中新增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3.4万人。至2021年底,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20年的93%提升至94%,农村规模化供水率由2020年底的36%提升至40%,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参评245处,达标245处,达标率100%,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由2020年的90%提升至98%,水质合格率不低于县城供水10个百分点,农村供水问题县级以上投诉率低于9件。
2022年底新(改、扩)建农村饮水工程156处,受益人口37.8万人,其中新增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28.4万人。至2022年底,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21年的94%提升至95%,农村规模化供水率由2021年底的40%提升至51%,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参评406处,达标406处,达标率100%,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保持98%以上,水质合格率不低于县城供水8个百分点,农村供水问题县级以上投诉率低于9件。
2023年底新(改、扩)建农村饮水工程117处,受益人口17.1万人,其中新增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10.8万人。至2023年底,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保持在95%,农村规模化供水率由2022年底的51%提升至83%,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参评369处,达标369处,达标率100%,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保持在98%以上,水质合格率不低于县城供水5个百分点,农村供水问题县级以上投诉率低于9件。
宣汉县现有4处中型灌区,其中重点中型灌区忠心水库灌区由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宣汉县忠心水库管理所管理,凉水井水库灌区、团结水库灌区、胡家沟水库灌区等3处一般中型灌区均由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宣汉县小型水库服务中心管理;明月、石河、秧田湾、观音岩、龙洞湾等5座小(1)型水库灌区均归宣汉县小型水库服务中心管理;其它小型灌区由受益的村组管理。
加强灌区节水改造,突出抓好农业供水计量和计价,全面提升灌溉服务能力。我县计划创建节水型灌区1个,2023年在忠心水库灌区(属重点中型灌区)安装计量测设施111处,并在灌区渠首取水口安装取水在线监测设施。
宣汉县现有耕地面积176.14万亩(田87.19万亩、地88.95万亩),有效灌面66.68万亩。从2018年开始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截止2020年底,全县已改革5.9万亩,其中重点中型灌区忠心水库灌区3.75万亩,一般中型灌区团结水库灌区0.83万亩、凉水井水库灌区1万亩,小型灌区0.32万亩。2023年底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目标任务并验收合格,其中2021年计划实施10万亩、2022年计划实施25万亩、2023年计划实施25.78万亩。
2023年,宣汉县拟对忠心水库灌区渠系续建配套,可实现新增灌面0.85万亩、恢复灌面1.36万亩、改善灌面0.5万亩,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5。
到2022年底,县域内中型灌区实现国管和群管产权交界断面供水计量,2023年底农业水费收取达到80%。
1)水库大坝安全鉴定。2021~2023年共实施31座水库安全鉴定工作,总投资124万元。其中:2021年对双河大田沟、猫头岩等12座水库进行安全鉴定工作,安全鉴定总投资48万元;2022年拟实施石板沟、明月陈家沟等9座水库安全鉴定工作,安全鉴定总投资36万元;2023年拟实施马家湾、曹家沟等10座小(2)型水库安全鉴定工作,安全鉴定总投资40万元。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2021年—2023年,宣汉县计划投资5617万元对2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央资金1507万元、地方政府4110万元)。
2021年,对朵池沟水库、河塘水库、黑林沟、石河水库等18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3527万元。
2022年,拟对猫头岩、豆腐溪、东乡大田沟、罗门沟7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估算总投资1330万元。
2023年底前,完成2020年底前已鉴定的2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的25座,占总鉴定数的86%;完成2020年已到安全鉴定期限,经2022年底前鉴定后新增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60%;对按期开展安全鉴定后新增的病险水库及时实施除险加固,实现水库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常态化。
3)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和安全监测设施。 2021—2023年,我县将完善49座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其中,2021年完善11座、2022年完善9座、2023年完善29座。2023年底完成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和安全监测设施“十四五”建设任务的60.5%,实现系统融合和信息共享,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
2023年底,健全水库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水库管护主体、人员和经费,推进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中型水库基本实现标准化管理,小型水库全部实现专业化管护。
持续推进水美新村建设,2021年建成水美新村2个,分别是南坪镇花园村、毛坝镇炉旺村;2022年建设樊哙镇金花村、三墩乡大窝村、大成镇马滩村等3个水美新村;2023年建设漆树乡朝阳村、天生镇进步社区、毛坝镇天坪村等3个水美新村。
1)工程现状
(1)农村饮水工程现状
截止2020年底,全县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全县37个乡镇(街道)、342个村,81个社区,2921个组,共计90.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已建设各类饮水安全工程3842处(其中:规模以上集中供水工程18处,规模以下集中供水工程1311处,分散供水工程2513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规模化供水人口32.4万人、规模化供水率36%,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达标率100%,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取率90%,农村水质合格率80.1%。
2020年底,全县基本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但存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低,随季节性性影响大、保证率标准低等问题,饮水不安全风险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段内仍然存在。
这些集中供水工程,普遍存在规模小,设施简陋,入户率较低,保证率不高,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而使现有集中供水范围内,本应可以解决的农村自来水人口,而没有得到全面解决。
宣汉县地域辽阔,山区及高丘陵地区人口居住比较分散,不少地方以井水、塘水、河沟水等作为饮用水。而这些水的水量往往受季节及气候影响较大,严重影响了部分群众的正常用水。尤其在枯水季节,处于高山的农村,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全县农村的分散式饮水安全项目为这些地区解决了一部分农村饮水困难,实施项目主要包括手压井、深井,小型蓄水池等。一般为户建、户管、户用,但普遍缺乏水质检测和监测。
全县农村已建1311处集中供水工程(其中:规模以上集中供水工程18处),从已建供水工程运行情况分析,规模以上的水厂由宣汉县星源水利建设管理站负责运行与管理。各水厂现有管理人员按水厂规模和供水范围大小匹配相应的管理人员,一般2-5人,供水范围大的10人左右;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只有极少数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均按表计量收费,执行水价大部分维持2元左右,工程运行经费收支状况均不理想;设备及管网维修养护基金基本没有落实。农村规模以下的供水工程基本是村组安排人员管理,收取的水费仅能够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及工程局部维修费用,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经费和维修资金,工程管理较差,效果不理想。
依据《四川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宣汉县规模以上的各个水厂水源保护根据不同水源类型,分别划分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现已完成乡镇以上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区60个。
对规模以下的供水工程水源进行调查发现,宣汉县大部分农村供水工程没有划分水源保护范围,水源保护较差。饮用水水源保护关系到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及子孙后代,要加大力度和实施具体的措施对水源进行保护。
(4)存在的主要问题
供水规模:农村饮水自来水普及率低,2020年底,全县虽然已基本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低,没有完全普及自来水。
水源可靠性:宣汉县各个水厂的水源基本为地表水,包括溪沟水、水库水、山平塘水。由于受降雨、农药、化肥等影响,部分水源水质稳定性差,影响群众身体健康。
工程老化状况:根据对宣汉县县域范围内1311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发现,由于部分饮水工程建设时间长,农村外出人口多,维修管理较差。部分管网存在老化,管网漏损严重。导致工程日供水量减少,供水水压不足等。
水源保护状况: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宣汉县规模以上的各个水厂水源保护根据不同水源类型,分别划分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现已完成乡镇以上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区60个。对规模以下的大部分供水工程,没有划定了水源保护区域,没有具体实施措施,存在无人管理。
水质净化处理及检测:全县大部分现有供水工程的原有设计用水标准偏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工程的供水量与服务水头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据宣汉县各大水厂提供的饮用水检测报告,各种指标都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但是部分水厂由于水质净化设施不完善,无沉淀池、无过滤消毒设施,存在水质检测能力较弱。
工程运行维护:全县1311处集中供水工程,部分规模以上的水厂由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运行管理,管理较为规范;其余均由乡镇、部门、村组、私人管理,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经费及维修资金,存在管理较差。同时,对维修管理人员,培训较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管理不规范。
2)布局
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准市场运营”的要求,以有利于供水安全、经济合理和方便管理为原则,科学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总体布局、建设规模与技术方案。处理好当前与发展、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工程建设规划与当地村镇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水资源长期规划等相协调。
《实施方案》坚持以工程为单元,打破区域界限,统筹考虑城乡供水,根据全县水资源分布情况,以水源为中心合理布局供水分区、注重提升整体效益。做好城乡一体化的结合;做好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企事业单位用水和中小学校用水的结合;做好新建工程、整合联网工程以及管网延伸工程的结合;做好农村供水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结合。
3)建设内容
根据宣汉县乡村水务实施布局,2021年—2023年计划建设规模化供水工程7处(其中新建规模化供水工程4处,改扩建规模化供水工3处)见附图,受益人口59.30万人,总供水规模8.74万m/d。宣汉县2021年—2023年规模化供水工程汇总见下表。
表2.1-1 宣汉县2021年—2023年规模化供水工程汇总表
年度 | 计划建设情况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厂、管网、净化消毒设施设备等) | |||||
项目名称 | 计划投资 | 工程建设性质 | 供水规模 | 受益人口 | 其中:新增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 | ||
万元 | 新建/改扩建 | m3/d | 万人 | 万人 | |||
三年合计 | 7处 | 75240 | 87400 | 59.3 | 42.6 | ||
2021年合计 | 3处 | 7540 | 10500 | 10.2 | 3.4 | ||
2021年计划 | 下八集中供水工程 | 840 | 改扩建 | 2500 | 2.9 | 0.6 | 改扩建净水厂(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管网延伸 |
天生集中供水工程 | 3800 | 改扩建 | 4200 | 3.8 | 1.6 | 改扩建净水厂(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管网延伸 | |
明月集中供水工程 | 2900 | 改扩建 | 3800 | 3.5 | 1.2 | 改扩建净水厂(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管网延伸 | |
2022年合计 | 3处 | 42200 | 46900 | 13.1 | 9.9 | ||
2022年计划 | 柳池集中供水工程 | 11520 | 新建 | 11500 | 新建净水厂(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新建管网 | ||
渡口集中供水工程 | 10600 | 新建 | 10000 | 11.6 | 8.8 | 新建净水厂(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新建管网 | |
毛坝五马集中供水工程 | 2800 | 新建 | 1500 | 1.5 | 1.1 | 新建净水厂(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新建管网 | |
2023年合计 | 2处 | 25500 | 65400 | 36.0 | 29.3 | ||
2023年计划 | 南坝集中供水工程 | 25500 | 改扩建 | 30000 | 14.5 | 10.8 | 改扩建净水厂(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管网延伸 |
柳池集中供水工程 | 17280 | 续建 | 35400 | 21.5 | 18.5 | 新建净水厂(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新建管网 |
(1)2021年建设项目
①改扩建下八集中供水工程。该工程位于下八镇,取水水源为前河小地名滑石板处,计划升级改造净水设施和供水管网延伸,通过并网黄石集中供水工程,辐射带动下八镇、黄石镇乡2个乡镇11个村(社)的饮水受益。该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水厂、管网、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设计供水规模2500m3/d,受益人口2.9万人,其中新增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0.6万人(下八镇凉水井社区1148人、温黄社区779人、长春村315人、平原村367人、鼓寨村257人、米岩村459人,黄石乡鼓石社区986人、阳雀社区792人、金竹寨村264人、铜鼓村335人、五梁村393人)。
工程总投资840万元,资金来源:涉农整合及上级补助资金。该工程于2020年5月开工,计划2021年12月完工,目前工程年度建设进度比例95%,已完成投资800万元。
②扩建天生集中供水工程。该工程位于天生镇,取水主水源为曹家沟水库,备用水源为小(1)型秧田湾水库,计划将供水管网延伸,通过并网柏树集中供水工程,辐射带动天生镇、柏树镇2个乡镇20个村(社)的饮水受益。该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净水厂、管网、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设计供水规模4200m3/d,受益人口3.8万人,其中新增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1.6万人(天生镇仙桥社区2189人、洞宫社区1356人、峨城社区1437人、西山社区994人、天生村842人、进步村675人、大路沟村783人、油石村562人、新芽村418人、马蹄村463人、民主村496人、塔坝村574人,柏树镇龙昌社区1362人、石板梁村671人、东岳村458人、左右场村681人、鹅凤村614人、太平寨村569人、九军村317人、月潭村626人)。
工程总投资3800万元,资金来源为金融机构贷款。该工程于2020年2月开工,计划2021年12月完工,目前工程年度建设进度比例92%,已完成投资3200万元。
③扩建明月集中供水工程。该工程位于君塘镇,取水水源为明月水库,将现有供水管网延伸,通过并网君塘镇、原明月和红岭两乡场集中供水工程,辐射带动君塘镇场镇及周边12个村(社)的饮水受益。该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净水厂、管网、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设计供水规模3800m3/d,受益人口3.5万人,其中新增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1.2万人(君塘镇飞泉社区1911人、豆岭社区1638人、明月社区1976人、君坝村985人、团山村792人、松岩村647人、高洞村356人、跌马村682人、豆城村836人、平等村646人、万古村689人、大鱼池村842人)。
工程总投资2900万元,资金来源为金融机构贷款。该工程于2020年3月开工,计划2021年12月完工,目前工程年度建设进度比例95%,已完成投资2800万元。
(2)2022年建设项目
①新建柳池集中供水工程。该工程位于普光镇,取水水源为白岩滩水库。工程建成后,可使普光镇、大成镇、胡家镇等3个镇46个村(社区)的饮水受益。该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净水厂、管网、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设计供水规模35400m3/d,受益人口21.5万人,其中新增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18.5万人(普光镇龙井社区9932人、双江社区7564人、铜坎社区9895人、双桥社区9255人、辽原社区7539人、欣兴社区9457人、进化社区7316人、千河村2825人、新滩村4331人、陡梯村4329人、灯笼村4176人、芭蕉村4386人、石垭村2167人、天井村2167人、玛瑙村2156人、花石村3116人、交通村3325人、大田村3188人、方斗村2607人、杏树村3158人、合溪村3116人、石人村3325人、杨河村3188人、石堰村2965人、柳坪村3169人、锅坪村3126人,大成镇文城社区8228人、大地村4053人、下河村3865人、回龙村2826人、瓦窑村1315人、马滩村5133人、柏林村2035人,胡家镇龙潭社区7068人、六桥社区6214人、云寨社区4560人、花池社区3205人、亮垭村2126人、锣鼓村1653人、滑山社区2968人、鸭池村1654人、黄花村1836人、黄垭村1324人、思乐村896人、大池村983人、龙桥村1380人)。
工程总投资28800万元,资金来源为金融机构贷款。该工程已完成实施方案,计划2022年3月开工,2023年12月完工。
②新建渡口集中供水工程。该工程供水厂位于渡口土家族乡,取水水源为土溪口水库。通过管网延伸,辐射带动樊哙镇、土黄镇、渡口乡、三墩乡、华景镇、白马镇等6个乡镇32个村(社)的饮水受益。该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水厂、管网、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设计供水规模10000m3/d,受益人口11.6万人,其中新增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8.8万人(樊哙镇峡江社区6752人、海螺社区7682人、高台社区6231人、柑子社区5869人、高伦村733人、古风村562人、金花村694人,土黄镇长乐社区8635人、茗乐社区7268人、碧溪村1071人、陇溪村826人、螺丝村786人、万斛坝村1566人、雨台村752人、桅杆岭村612人、白坪岭村628人、黄石包村563人、茶垭村616人,渡口乡长乐社区7561人、果坝村468人、立石村636人,三墩乡育英社区6178人、大河坝村625人、梨树村737人,华景镇阅台社区6201人、华景村1566人、鲢鱼村1892人、甘岭村670人、漆园村982人、佛耳坝1689人,白马镇毕成村1455人、沙坪村870人、双龙社区4675人)。
工程总投资10600万元,资金来源为县政府引进PPP项目和上级补助资金。该工程正在完善可研阶段,计划2022年1月开工,2022年12月完工。
③新建毛坝五马集中供水工程。该工程位于毛坝镇天平村,供区覆盖毛坝镇7个村(社区),建设内容包括净水厂、管网、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设计供水规模1500m3/d,受益人口1.5万人,其中新增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1.1万人(天平村1458人、红岩村681人、云蒙村652人、老街村948人、大堰滩村1202人,永盛社区2967人、江宁社区3092人。)
工程总投资2800万元,资金来源为涉农整合及上级补助资金。该工程正在完善可研阶段,计划2022年1月开工,2023年12月完工。
(3)2023年建设项目
改扩建南坝集中供水工程。该工程位于南坝镇,原取水水源为团结水库,新增前河作为水源。计划将新建净水厂和供水管网延伸,辐射带动南坝镇、塔河镇、五宝镇3个乡镇38个村(社区)的饮水受益。该工程建设内容包括迁建净水厂、管网、净水构筑物及净化消毒设施设备,设计供水规模30000m3/d,受益人口14.5万人,其中新增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10.8万人(南坝镇临江社区4274人、啸池社区5404人、清泉社区4553人、书苑社区5736人、花滩社区5393人、新桥社区4227人、龙文社区5239人、赤溪社区4756人、解放社区4953人、二塘社区5467人、沙湾社区4556人、双柏社区6351人、尖包社区4865人、独树梁村826人、后坝村893人、圣灯村1567人、龙门村734人、观河村694人、观池村736人、丰乐村865人、五龙村736人、墩子村652人、董坪村717人、天台村1206人、塔河镇宝塔社区8624人、大店村956人、红庙村866人、石坝村752人、石峡村人638人、号楼村581人、鸳鸯村425人,五宝镇嘉兴社区5883人、三元村人2569、罗坝社区人3681、回龙寨村人2563、沙沟村人2321、高梯村人1209、高坝村1532人)。
工程总投资25500万元,资金来源为金融机构贷款及上级补助资金。该工程正在申报中,计划2023年1月开工,2023年12月完工。
宣汉县境内地形复杂、山势逶迤,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绵延,呈“七山一水两分田”总体地貌。对高寒山区、偏远地区、人口分散等不具备联网条件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结合水源条件、用水需求等因素,利用中央和省级维修养护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对其升级改造,不断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
根据宣汉县乡村水务实施布局,2021年—2023年计划对477处小型供水工程进行升级改造,受益人口14.45万人,总供水规模1.017万m/d。宣汉县2021年—2023年小型供水工程汇总见下表。
表2.1-2 宣汉县2021年—2023年小型供水工程汇总表
年度 | 计划建设情况 | 主要建设内容 (包括水厂、管网、 净化消毒设施设备等) | ||||
项目名称 | 计划投资 | 工程建设性质 | 供水规模 | 受益人口 | ||
万元 | 新建/改扩建 | m3/d | 万人 | |||
三年合计 | 477处 | 14850 | 10170 | 14.45 | ||
2021年计划 |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08处 | 7850 | 改扩建 | 6110 | 8.65 | 改扩建水源点、清水池、管网 |
2022年计划 |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53处 | 4000 | 改扩建 | 2240 | 3.2 | 水源点、清水池、管网 |
2023年计划 |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16处 | 3000 | 改扩建 | 1820 | 2.6 | 水源点、清水池、管网 |
(1)2021年,计划整合全县涉农资金用于改扩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8处,新增和改善供水受益人口8.65万人,基本上实现了工程区群众喝上安全便捷的自来水。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水源点、清水池、管网等,设计供水规模6110m3/d。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于2021年8月开工,计划2021年12月完工,建设进度已达到70%。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全部由涉农整合投资,已落实,现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
(2)2022年,计划整合全县涉农资金用于改扩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53处,新增和改善供水受益人口3.2万人,基本上实现了工程区群众喝上安全便捷的自来水。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水源点、清水池、管网等,设计供水规模2240m3/d。工程计划2022年8月开工,2023年12月完工。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资金来源为涉农整合及上级补助资金。
(3)2023年,计划整合全县涉农资金改扩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16处,新增和改善供水受益人口2.6万人,基本上实现了工程区群众喝上安全便捷的自来水。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水源点、清水池、管网等,设计供水规模1820m3/d。工程计划2023年8月开工,2023年12月完工。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资金来源为涉农整合和上级补助资金。
按照《四川省水利厅关于推行村镇供水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川水函[2020]413号)文件要求,宣汉县计划3年内全部完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达标建设,把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同步计划,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在工程建设之初,及早思考,提前准备,为建后管理工作铺平道路。到2023年,宣汉县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达标水平比例将达到100%。
一是严格落实“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加强工程的管理,注重工程效益;二是通过科学指导按照“计量收费、专人管理、制度保障”的要求,统一安装水表实行计量收费,确保工程有人管、管得好、持久发挥效益;三是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推进农村饮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确保工程长远良性运行。
1)管理机构归属
实施宣汉县乡村水务工程是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加快我县乡村供水一体化管理进程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村供水普及率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乡镇(街道)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稳步推进,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责任到人,并把此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切实抓实抓好。
县水务局负责新农水日常办公工作,指导乡村水务建设方案的编制,负责项目建设业务指导工作,负责农村饮水安全的行业监督,会同发改局对实施方案进行审查;行政审批部门负责取水许可、饮用水卫生许可等证照的审批;发改部门负责项目审批、投资计划下达、供水价格核定等;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筹措,项目资金审核和拨付等国资监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承接新农水工程建设的企业将上级财政或地方政府投入资金转为国有股权,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城管部门负责项目规划区内的水厂管网向郊区周边农村管网延伸建设、开挖审批的监管工作;卫计部门负责供水工程卫生监督、水质监测;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及环境整治工作;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将新农水工程纳入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土地预审、调规、划拨等工作;农业农村局负责灌区干支渠以下渠系建设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参与水美新村规划建设;交通部门负责供水管网建设需埋设(穿越)县乡、国省公路干线相关行政审批协调工作;供电部门负责建设与运营的用电保障工作。
2)用水户参与
宣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遵循“注重效益、建管并重”的原则,实行“有偿供水、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管理机制。主要采取三种管理模式:一是规模化供水工程由拟组建的宣汉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具体由集团公司下属新组建的宣汉县乡村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原宣汉县星源水利建设管理站变更)负责乡村供水一体化建设、管理。二是由国家投资建成的单村饮水工程,由村民小组推选出管理人员管理。三是由国家投资建成的跨村集中饮水工程,由受益村组联合推选出代表建立用水合作组织进行管理。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能,降低运营成本。建立运行服务信息公开制度,公开水质、水价等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充分运行“智慧水务”信息平台,努力建成节水优先、安全优质、智慧低碳、服务高效的供水系统,实现从源头至龙头的全过程监控,保障饮水安全。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扎实推进乡村供水一体化进程。一是按照“建大、并中、减小”(即:建设大型水厂、并网中型水厂、取缔小型水厂)原则,合理布局乡村供水体系,有效整合和利用资源,避免重复投资、过度建设;二是按照“依法取缔一批,辐射带动一批、工程解决一批”的工作思路,通过并网、收购、兼并等方式逐步解决场镇供水体制不顺的问题;三是加大供水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供水一张网、收费一个价、服务一条线、管理一个面”的格局,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价”的区域供水一体化,以此来助推乡村供水一体化。
1)运行管护机制
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向“安全型”“稳定型”转变,加强饮水工程建设后运行管理,制定工程维修管护基金计提机制、工程供水社会监督约束机制,确保工程长效发挥效益。
(1)工程维修管护基金计提机制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管护,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管护基金计提管理制度,按一定比例从水费收益中提取工程维修管护基金,实现工程以收促养良性发展,在制定工程供水水价时考虑此项费用的计列。
维修管护基金实行专户专管。维修管护基金按时缴纳到县饮水安全工程维修管护基金专用账户,由县级农村公共供水管理机关负责使用管理。县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审定本县上年度维修管护基金计提、使用情况,并向供水经营单位、群众公示维修基金收缴、使用、节余情况。
维修管护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县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工程维修管护基金的使用,确保维修资金使用规范合理和运行管理安全。维修管护基金主要用于县内的饮水安全工程大修、日常维护和更新改造等支出,管理人员私分、挪用、贪污、截留资金的,视情节轻重,可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造成经济损失的给予赔偿。维修管护奖优罚劣原则。根据饮水安全工程维修管护基金计提和使用管理办法,把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考核结果作为维修管护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原则上不予安排下一年度的维修管护资金,同时问责主要供水单位责任人的责任;考核结果优秀的,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安排维修管护资金支持。
(2)工程供水社会监督约束机制
农村供水工程应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供水单位自觉接受相应部门的业务管理和社会监督。
实行严格的取水许可制度。农村供水工程供水前,供水单位必须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证,合理开采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并向社会公布取水许可证办理情况。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实行自治管理制度。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单位必须办理取水许可证,同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实行严格的卫生许可制度。农村供水工程供水前,供水单位必须在县卫生部门办理卫生许可证,对管网、蓄水池等供水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卫生、水质达标后方可运行,从业人员经过培训、体检合格并办理健康证方可上岗。
农村供水工程要建立定期养护维修制度。要求集中供水工程机电设备每年检修一次,蓄水池清洗消毒一次,供水管网每月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供水工程安全运行。
供水单位要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认真做好水源变化记录,水质检测记录,设备维修记录,生产运行报表,财务报表和运行工作日志等,要求资料完整真实并有专人管理。
供水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要加强财务管理,接受有关部门对供水水费收入及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积极推行服务承诺制度和用水户回访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农村供水工程应优先保证工程设计范围内用水户用水需求,在水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扩大供水范围,特别是联村集中供水管理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农村供水工程服务体系,组建供水工程建设安装、维修专业队,设置农村供水服务网点,公布服务热线,常年开展工程配套、更新改造等服务,确保群众长期受益。
2)水价机制建设
合理的水费收入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管护运行的关键,综合考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用水户接受意愿程度、水资源稀缺程度、地方财政补贴能力等。按照补偿成本、合理受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建立水价形成机制、水价定价和调整机制、水费收缴机制、水价互补机制,确保工程的长效运行和用户长期受益。
(1)水价形成
水作为一种商品,应有偿使用和按市场价值规律进行定价,既可以更好的促进供水工程维修管护和更新,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产品,也可以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配置。合理优化的水价机制,可以提高饮水工程的财务收益能力,增强饮水工程的社会融资能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供水工程建设,形成投资人和用户间的良性互动。
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2004年1月1日实施)执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价格由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构成。
供水生产成本是指正常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职工薪酬、直接材料、其它直接支出、制造费用等。供水生产费用是指供水经营者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而发生的合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利润是指供水经营者从事正常供水生产经营获得的合理收益,按净资产利润率核定。税金是指供水经营者按国家税法规定应该缴纳,并可计入水价的税金。
有条件的饮水安全工程,逐步向定额、定量供水和计量收费改革方向推进;尚不能完全实行计量收费的饮水工程,实行按基本水价收费和地方财政差额补贴管理,逐步过渡到完全计量收费,维持工程的良性运行。
(2)水价定价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采取统一政策、分级管理方式,区分不同情况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饮水安全工程供水实行价格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列入价格听证目录的供水工程供水价的制定或调整实行价格听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政府鼓励发展的民办民营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分散式供水工程供水价格也可以由村民自治组织确定,供水水价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发改部门备案;以政府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实行政府定价,由供水单位编制供水价格方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发改部门批准后执行。
(3)水费收缴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实行合同管理。供水单位与用水户签订供水合同或指定用水公约,双方按照合同约定规范供水用水行为。
供水单位职责与义务:供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压力和水质标准,安全政策供水;依照价格部门批准的水价标准计量收费;定期检查、维护供水设施,保障供水设施政策运行;加强水厂水质和消毒管理,保障供水水质;接受水行政部门及卫生、环境保护、价格、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由于工程施工、维修等原因确需听着供水的,供水单位应提前通知,书面或公共通知用户;因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停水,供水单位应在积极抢修的同事,及时通知用户,并报告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并尽快恢复正常供水。
用水户责任与义务:按时交纳水费,不得拖欠或者拒付;不得擅自改变用水性质;不得盗用或者擅自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用水;不得私自接水,不得私自在公共供水管道上安装任何取水设施;变更或者终止用水,应当到供水单位办理相关手续;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爱护供水设施。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互补机制
以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预期效益较好的饮水安全工程,按一定比例提取饮水安全工程水费补贴基金,设立专用账户管理,基金主要用于对县内难以完全计量收费、收费困难的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运行补贴,以及工程收益区五保户、特困户等用水户的用水补贴,特别是对20m3/d以下的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运行补贴。
1)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升级改造。
全县共有4个中型灌区,其中重点中型灌区1个(忠心水库灌区)、一般中型灌区3个(凉水井水库灌区、胡家沟水库灌区、团结水库灌区)。本次拟对忠心水库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现代化升级改造。
(1)忠心水库灌区现状
忠心水库灌区水源工程位于宣汉县的东北部的上峡镇凉垭村境内,距宣汉县城约58km。灌区辖上峡、南坝、塔河、下八、三河、芭蕉等6个乡镇72个村的5.3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75万亩。灌区内有宣汉—南坝、南坝—凉风两条公路,交通便利。灌区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是宣汉县粮、油主要产区之一。
忠心水库灌区幅员面积632km2,总人口23.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77万人,耕地面积15.325万亩,其中田9.195万亩。现状田土比60:40。人均耕地0.64亩。灌区农作物主要为水稻、小麦、红苕、油菜、玉米、花生等。据统计,灌区平均亩产粮食493kg,农业生产总值5.96亿元。
灌区内主要水源工程为忠心水库,水库大坝座落于前河左岸支流铁溪河上游的奚家沟。忠心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该水库于1986年建成,大坝最大坝高51.0m,设计总库容1255万m3。水库正常蓄水位617.50m,相应库容1055万m3;死水位595.00m,死库容125万m3;兴利库容930万m3。由于灌区内无其它可靠的水源工程,因此忠心水库是规划灌区内用水较为可靠的主要水源。
根据资料统计,灌区有各类小型水利工程185处,其中小(二)型水库5座,兴利库容95.5万m3,山平塘157口,有效容积292.3万m3,引水埝23条,引水量23.5万m3。
由于忠心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差,加之受洪灾多年袭击,渠道水毁特别严重,灌溉保证不高,水量损失严重,故需进一步对该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现代化升级改造。
(2)建设内容
2023年,宣汉县计划投资10089万元对忠心水库灌区进行配套改造,计划建设骨干渠沟管道69.66km,渠系建筑物150座,管护设施32处,量测设施45处。项目实施后,将新增忠心水库灌溉面积0.8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36万亩,改善灌面0.5万亩,使整个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0.45提高到0.5。资金来源:争取上级补助和县级投入,其中县级投入不少于3027万元。
忠心水库灌区配套改造项目包括整治明渠23.48km,新建明渠30.85 km;整治暗渠2.99km,新建暗渠1.96km;整治隧洞32处6.28km,新建隧洞8处2.80km;整治渡槽9处0.62km,新建渡槽5处0.68km。具体建设内容见下表。
表2.2-1 宣汉县2021年—2023年忠心水库灌区配套改造项目建设内容汇总表
干渠名称 | 支渠名称 | 投资 (万元) | 总长度(km) | 明渠(km) | 暗渠(km) | 隧洞 | 渡槽 | |||||||||||||
整治 | 新建 | 整治 | 新建 | |||||||||||||||||
合计 | 整治 | 不整治 | 新建 | 整治 | 不整治 | 新建 | 整治 | 不整治 | 新建 | 处数(处) | 长度(km) | 处数(处) | 长度(km) | 处数(处) | 长度(km) | 处数(处) | 长度(km) | |||
合计 | 10089.03 | 93.85 | 33.37 | 24.19 | 36.29 | 23.48 | 24.19 | 30.85 | 2.99 | 1.96 | 32 | 6.28 | 8 | 2.80 | 9 | 0.62 | 5 | 0.68 | ||
左干渠 | 左干渠 | 2180.19 | 10.82 | 5.22 | 5.60 | 2.80 | 5.60 | 0.33 | 9 | 1.82 | 4 | 0.27 | ||||||||
下八支渠 | 815.95 | 11.13 | 8.25 | 2.88 | 7.05 | 2.88 | 0.25 | 6 | 0.94 | 1 | 0.02 | |||||||||
黄石支渠 | 552.60 | 10.97 | 5.59 | 5.38 | 4.04 | 5.38 | 0.83 | 4 | 0.72 | |||||||||||
芭蕉支渠 | 434.17 | 7.92 | 4.39 | 3.53 | 3.67 | 3.53 | 0.28 | 1 | 0.25 | 2 | 0.19 | |||||||||
三河支渠 | 2276.35 | 17.51 | 17.51 | 15.14 | 1.23 | 3 | 0.85 | 2 | 0.29 | |||||||||||
小计 | 6259.25 | 58.35 | 23.45 | 17.38 | 17.51 | 17.56 | 17.38 | 15.14 | 1.69 | 1.23 | 20 | 3.73 | 3 | 0.85 | 7 | 0.48 | 2 | 0.29 | ||
右干渠 | 右干渠 | 1805.16 | 17.37 | 5.75 | 3.63 | 7.98 | 3.16 | 3.63 | 6.39 | 0.45 | 0.38 | 10 | 2.02 | 2 | 1.05 | 1 | 0.12 | 1 | 0.16 | |
李家坝支渠 | 346.99 | 6.10 | 3.51 | 2.59 | 2.63 | 2.59 | 0.85 | 1 | 0.03 | |||||||||||
塔河支渠 | 1404.25 | 10.80 | 10.80 | 9.32 | 0.35 | 3 | 0.90 | 2 | 0.23 | |||||||||||
小计 | 3556.40 | 34.27 | 9.26 | 6.22 | 18.78 | 5.79 | 6.22 | 15.71 | 1.30 | 0.73 | 10 | 2.02 | 5 | 1.95 | 2 | 0.15 | 3 | 0.39 | ||
总干渠 | 干渠 | 273.37 | 1.23 | 0.65 | 0.58 | 0.12 | 0.58 | 2 | 0.53 | |||||||||||
小计 | 273.372 | 1.234 | 0.654 | 0.58 | 0.124 | 0.58 | 2 | 0.53 |
2)创建节水型灌区
宣汉县计划创建节水型灌区1个,2023年在忠心水库灌区(属重点中型灌区)安装计量测设施111处,并在灌区渠首取水口安装取水在线监测设施。
以用水总量控制和灌溉用水定额为基础,完善用水管理制度,大力推广应用现代灌溉技术,优化水资源调度,逐步提高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配合农业农村部门,立足现行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加强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全力创建节水型灌区。
1)配合做好农业供水计价工作
宣汉县从2018年起开展农业水价改革工作,主动与县发展和改革对接,统筹推进全县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结合全县实际,通过供水成本测算,在保证基本运行维护成本情况下,分类制定了重点中型灌区、一般中型灌区、小型水库灌区农业用水价格。
2018年,宣汉县发展和改革局与县水务局联合文件出台了小型灌区农业供水水价收取标准,鉴于绝大多数工程无法计量收费,出台了政府指导价,按实际灌溉面积收费。收费标准:小(2)型水库每标准亩供水成本48元;山平塘每标准亩供水成本40元;石河埝每标准亩供水成本34元;引水堰每标准亩供水成本32元。并以《宣汉县发展和改革局 县水务局宣关于调整水利工程农业供水水价收取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18〕55号)下发各有关工程管理单位。
2019年,宣汉县发展和改革局与县水务局联合文件出台了重点中型灌区(忠心水库)农业供水水价收取标准,实行分类水价标准,骨干与末级渠系及终端水价按供水量收取。实行分类水价: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用水:骨干工程水价格0.11元/立方米,未级渠系及终端水价格0.13元/立方米;粮食作物用水:骨干工程水价格0.06元/立方米,未级渠系及终端水价格0.08元/立方米。超出定额用水50%及以下的水量部分,在基本水价的基础上加15%征收;超出定额用水50%以上的水量部分,在基本水价的基础上加30%征收。
2020年,宣汉县发展和改革局与县水务局联合文件出台了一般中型灌区农业供水水价收取标准: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用水:骨干工程水价格0.15元/立方米,未级渠系及终端水价格0.2元/立方米。粮食作物用水:骨干工程水价格0.10元/立方米,未级渠系及终端水价格0.15元/立方米。农业用水在定额范围内执行基本农业水价,超出定额用水50%及以下的水量部分,在基本水价的基础上加15%征收;超出定额用水50%以上的水量部分,在基本水价的基础上加30%征收。
2)突出抓好农业供水计量工作
2021年—2023年,宣汉县将继续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作用,逐步规范和完善有利于节约用水和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加大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价格调整力度,推行两部制水价、分类水价和丰枯季节水价,全面实行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用水累计加价制度。
“十四五”期间,宣汉县计划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60.78万亩,安装计量设施1200处。
3)稳步有序加快改革进程
宣汉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面积为66.68万亩,其中“十三五”期间已完成5.9万亩(其中忠心水库灌区3.75万亩、凉水井灌区1.万亩、团结水库灌区0.83万亩、小型灌区0.32万亩),计划在2021年—2023年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60.78万亩。
根据宣汉县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改革进程:2021年实施10万亩,2022年实施25万亩,2023年实施25.78万亩,到2023年实现全县灌面实施改革全覆盖。有序启动改革验收,按照省级验收办法,条件具备一处、组织验收一处。建立“回头看”机制,对已实施改革的区域进行动态跟踪,保障各项机制顺畅运行,确保“改一处、成一处”。到2023年底,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面积验收,宣汉县农业水费收取达到80%。
4)巩固优化改革四项机制
为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的精神,宣汉县从2018年起持续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目前,已改革灌溉面积5.9万亩。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加快渠系配套及计量设施建设,抓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中型灌区实施灌区改造的时机,加大灌区配套改造和计量设施建设。2018年至2020年底,中型灌区已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5.9万亩,其中忠心水库灌区3.75万亩、凉水井灌区1.万亩、团结水库灌区0.83万亩、小型灌区0.32万亩。2021年安装智能化计量设施116套,其中忠心水库灌区21套、胡家沟水库灌区3套、团结水库灌区15套、凉水井灌区32套、小型灌区45处。
(2)建立农业水权制度,根据水库蓄水情况,结合灌区实际,把供用水指标量化分解到村、社等用水主体,实行超量加价收费。
(3)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宣汉县发展和改革局制定了《宣汉县农业用水价格管理办法》(宣发改价格〔2019〕35号)。同时,通过供水成本测算等,分级、分类、分档制定了农业水价:以宣发改价格〔2019〕36号制定了重点中型灌区农业水价;以宣发改价格〔2019〕19号制定了一般中型灌区农业水价;以宣发改价格〔2018〕55号制定了小型灌区政府指导价。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行分档水价。
(4)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宣汉县财政局和宣汉县水务局联合制定了《宣汉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试行)》(宣水发〔2018〕91号)。近3年来,已兑现精准补贴111万元,奖励节水9万元。部分地方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选育了需水少的耐旱节水作物。
1)加强灌溉服务能力建设
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宣汉县共有1490处灌区(中型灌区4处、小型灌区1486处),4处中型灌区由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干支渠,支渠以下由当地村社管理;明月、石河、秧田湾、观音岩、龙洞湾等5座小(1)型水库灌区属小型灌区第一类,由全额预算的宣汉县小型水库服务中心管理干支渠,支渠以下由当地村社管理;全县其它1481处小型灌区属小型灌区第二类,由受益的村社管理。当地村社管理的渠系的运行维护经费由村民“一事一议”解决。
(1)加强县水务局的灌溉服务职能,明确业务职责,加强基层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能力建设,招考录取水利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壮大水利基层服务力量,健全了基层用水管理组织,并以管护合同书的形式明确了各自的职责。2021年—2023年,宣汉县每年将安排国管工程维修养护经费28万元。
(2)创新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组建乡镇库塘管理、渠系维护、技术服务等队伍,达到水利工程专人管理、村组用水合理调度、农民用水充分保证,形成以协会管理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民主议事、民主决策、互惠互利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养模式。通过以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为示范的小型水利改革来推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社会公益性,明确受益农民既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者,又是工程的所有者、受益者,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组织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难题,为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创新了机制,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
2)进一步加强灌区信息化建设
2022年建成忠心水库灌区、小(1)型水库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程配套设施灌区信息化系统:建成以灌区管理所为中心,集遥测、遥调和遥控为一体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网络,借助各个出水口的流量监测和闸阀的远程控制,实现全渠系水量闭环管理和调控,通过建立高效用水模型,实现灌溉管理,最终实现节水增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体由用水计量控制、管理设施和灌区信息化综合平台组成。
(1)项目区灌区以小型水库服务中心、忠心水库管理所为中心,建设水库灌区信息化系统综合平台。灌区信息化综合平台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大屏调度会商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
①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数据库、操作系统等;
②大屏会商系统包括:可视化大屏、数字会议系统、视频会商系统等;
③应用软件有:WEB应用支撑平台、灌区一张图、监控站群通信软件、水务计算及滤波软件、兴利调度软件、WEB智能报警软件、手机APP软件、WEB报表系统等。
(2)建设配套渠道水工计量控制设施。涉及水库控制枢纽、干渠、支渠,安设远程自动测控站。
3)开展灌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通过本次宣汉县忠心水库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配套工程的实施,并针灌区进行自动化建设,实现改革项目区的用水计量、在线控制、监控功能。宣汉县水务局和忠心水库管理所可以掌握灌区整体用水量,更好的同灌区供水单位进行水量清算和水价支付。为灌区成立的协会、分会提供用水总量数据,为水权分配、水权交易、水费形成提供第一手精准计量手段,对协会日常管理运行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依据。在完成信息化平台部署之后,为灌区管理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水权交易、产权管理、水权管理方式,对农业水价改革提供充分的信息化保障能力。
全县现有已成水库138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8座、小(2)型水库129座,总库容5004.5万方。目前,从所有权来看,国有9座、集体经济组织所有129座。从管理权来看,县管9座、乡镇(街道)管理5座、村组管理124座。
我县将以“新农水”乡村水务试点建设为契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1〕8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21〕63号)精神,压实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乡镇人民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紧紧围绕“消除存量隐患,实现常态管理”的总要求,严格落实各方责任,坚持建管并重,按照轻重缓急有序推进现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并对新出现的病险水库及时除险加固;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和完善水库雨水情测报和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深入推进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常态化管护机制,大中型水库基本实现标准化管理,小型水库实现专业化管护;着力构建“统一管理、分级管理、权属明确、责任落实、日常监管、专业巡管、运行安全、蓄水保供”的水库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水库安全长效运行,保障其充分发挥在防汛减灾、供水保障和农业灌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的支撑。
1)定期开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2021~2023年共实施31座水库安全鉴定工作,总投资124万元。其中:2021年对双河大田沟、猫头岩、豆腐溪等12座水库进行安全鉴定工作,总投资48万元;2022年拟对石板沟、明月陈家沟、刘家岭等9座水库实施安全鉴定工作,总投资36万元;2023年拟对马家湾、曹家沟、羊儿沟等10座小(2)型水库实施安全鉴定工作,总投资40万元。2021年—2023年宣汉县实施安全鉴定的水库名单见下表。
表2.3-1 2021年—2023宣汉县安全鉴定项目水库名单
序号 | 水库名称 | 实施安全鉴定年度 | 规模 | 控制灌溉面积 (万亩) |
---|---|---|---|---|
1 | 双河大田沟水库 | 2021 | 小(2)型 | 0.13 |
2 | 猫头岩水库 | 2021 | 小(2)型 | 0.05 |
3 | 豆腐溪水库 | 2021 | 小(2)型 | 0.07 |
4 | 刘家沟水库 | 2021 | 小(2)型 | 0.03 |
5 | 范家营水库 | 2021 | 小(2)型 | 0.06 |
6 | 李寺沟水库 | 2021 | 小(2)型 | 0.11 |
7 | 白堰沟水库 | 2021 | 小(2)型 | 0.1 |
8 | 李家祠水库 | 2021 | 小(2)型 | 0.08 |
9 | 团结水库 | 2021 | 小(2)型 | 0.05 |
10 | 彭家湾水库 | 2021 | 小(2)型 | 0.07 |
11 | 永安水库 | 2021 | 小(2)型 | 0.04 |
12 | 新马(二)水库 | 2021 | 小(2)型 | 0.08 |
13 | 石板沟水库 | 2022 | 小(2)型 | 0.08 |
14 | 明月陈家沟水库 | 2022 | 小(2)型 | 0.134 |
15 | 刘家岭水库 | 2022 | 小(2)型 | 0.06 |
16 | 大垭伙水库 | 2022 | 小(2)型 | 0.07 |
17 | 交口水库 | 2022 | 小(2)型 | 0.16 |
18 | 搭桥湾水库 | 2022 | 小(2)型 | 0.09 |
19 | 水井沟水库 | 2022 | 小(2)型 | 0.1 |
20 | 九军坪水库 | 2022 | 小(2)型 | 0.23 |
21 | 长沟水库 | 2022 | 小(2)型 | 0.10 |
22 | 马家沟水库 | 2023 | 小(2)型 | 0.98 |
23 | 曹家沟水库 | 2023 | 小(2)型 | 0.14 |
24 | 羊儿沟水库 | 2023 | 小(2)型 | 0.10 |
25 | 烂碾子水库 | 2023 | 小(2)型 | 0.19 |
26 | 烂池子水库 | 2023 | 小(2)型 | 0.11 |
27 | 烂田湾水库 | 2023 | 小(2)型 | 0.12 |
28 | 任家沟水库 | 2023 | 小(2)型 | 0.14 |
29 | 双凤水库 | 2023 | 小(2)型 | 0.43 |
30 | 后头湾水库 | 2023 | 小(2)型 | 0.23 |
31 | 新马(一)水库 | 2023 | 小(2)型 | 0.14 |
2)加快推进水库除险加固
宣汉县已建成各类水库138座,其中中型1座、小(1)型8座、小(2)型129座。“十三五”完成投资1.37亿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0座。其中,2017年猫儿寨等27座小(2)型病险水库已除险加固,2018年天池子等20座小(2)型病险水库已除险加固,2019年周家湾11座小(2)型病险水库已除险加固,2020年鸡圈洞1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宣汉县忠心水库1座正在实施。
2021年—2023年期间,宣汉县计划投资5617万元对2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央资金1507万元、地方政府4110万元),可恢复蓄水量248.23万方,恢复或改善灌面1.03万亩,保护耕地2.72万亩,保护下游人口5.38万人。
2021年,对朵池沟水库、河塘水库、黑林沟、石河水库等18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3527万元。目前,工程正加紧建设。资金来源:朵池沟等7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总投资1127万元(不含省财政绩效扣减70万元)为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石河等11座除险加固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属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资金。
2022年,拟对猫头岩、豆腐溪、东乡大田沟、罗门沟7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估算总投资1330万元。其中东乡大田沟、罗门沟2座水库除险加固资金380万元属中央资金,其余5座资金来源为地方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
2023年完成经2022年底前鉴定后新增的病险水库库除险加固任务的60%以上。拟对李寺沟、白堰沟、李家祠、双河团结4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项目估算总投资760万元,资金来源:地方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
宣汉县2021年—2023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汇总见下表。
表2.3-2 宣汉县2021年—2023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汇总表
序号 | 水库名称 | 水库坝址所在地(按县、乡镇、村填) | 工程规模 | 总库容 | 最大坝高 | 安全鉴定为三类坝时间 | 计划 实施 年份 | 投资测算 | |
---|---|---|---|---|---|---|---|---|---|
小(1) | 小(2) | 合计 | |||||||
名称/座数 | 是填1 | 是填1 | 万方 | 米 | 年.月 | 年 | 万元 | ||
全县(市、区)合计 | 772.71 | 5617 | |||||||
一、中央资金补助项目小计 | 666.31 | 1507 | |||||||
1 | 朵池沟水库 | 宣汉县普光镇大田村 | 1 | 10.3 | 8.00 | 2019.05 | 2021 | 161 | |
2 | 河塘水库 | 宣汉县胡家镇锣鼓村 | 1 | 12.5 | 13.12 | 2019.05 | 2021 | 161 | |
3 | 黑林沟水库 | 宣汉县君塘镇高洞村 | 1 | 21 | 15.40 | 2019.05 | 2021 | 161 | |
4 | 老林沟水库 | 宣汉县蒲江街道办兴隆村 | 1 | 11.12 | 17.50 | 2019.05 | 2021 | 161 | |
5 | 四季沟水库 | 宣汉县君塘镇湾桥村 | 1 | 13.4 | 14.00 | 2019.05 | 2021 | 161 | |
6 | 田坝湾水库 | 宣汉县三墩乡燕河村 | 1 | 18.8 | 17.00 | 2019.05 | 2021 | 161 | |
7 | 薛家坝水库 | 宣汉县天生镇新芽村 | 1 | 12.9 | 10.00 | 2019.05 | 2021 | 161 | |
8 | 东乡大田沟水库 | 宣汉县东乡街道办磨峡村 | 1 | 21.40 | 13.60 | 2020.06 | 2022 | 190 | |
9 | 罗家沟水库 | 宣汉县天生镇民主村 | 1 | 12.50 | 15.60 | 2020.06 | 2022 | 190 | |
二、地方自筹资金项目小计 | 4110 | ||||||||
10 | 石河水库 | 宣汉县蒲江街道办黄金槽村 | 1 | 103.7 | 20.40 | 2020.06 | 2021 | 500 | |
11 | 洞子潭水库 | 宣汉县普光镇方斗村 | 1 | 27.47 | 20.00 | 2020.06 | 2021 | 190 | |
12 | 大寨沟水库 | 宣汉县厂溪镇老林村 | 1 | 19 | 17.10 | 2020.06 | 2021 | 190 | |
13 | 黑水池水库 | 宣汉县东乡街道办秧田村 | 1 | 26.4 | 19.30 | 2020.06 | 2021 | 190 | |
14 | 林口岩水库 | 宣汉县胡家镇思乐村 | 1 | 41 | 21.60 | 2020.06 | 2021 | 190 | |
15 | 云顶水库 | 宣汉县白马镇白镇村 | 1 | 52.14 | 20.30 | 2020.06 | 2021 | 190 | |
16 | 红峰水库 | 宣汉县红锋镇垭口村 | 1 | 29.41 | 12.50 | 2020.06 | 2021 | 190 | |
17 | 刘家坪水库 | 宣汉县新华镇桐园村 | 1 | 95.2 | 21.00 | 2020.06 | 2021 | 190 | |
18 | 长征水库 | 宣汉县毛坝镇炉旺村 | 1 | 91.03 | 24.40 | 2020.06 | 2021 | 190 | |
19 | 小沟河水库 | 宣汉县普光镇方斗村 | 1 | 23.59 | 14.00 | 2020.06 | 2021 | 190 | |
20 | 老寨沟水库 | 宣汉县老君乡铁尖村 | 1 | 23.45 | 19.00 | 2020.06 | 2021 | 190 | |
21 | 双河大田沟水库 | 宣汉县普光镇大田村 | 1 | 10.30 | 7.65 | 2021.09 | 2022 | 190 | |
22 | 猫头岩水库 | 宣汉县柏树镇大沙村 | 1 | 11.50 | 14.60 | 2021.09 | 2022 | 190 | |
23 | 豆腐溪水库 | 宣汉县峰城镇板桥村 | 1 | 22.30 | 20.40 | 2021.09 | 2022 | 190 | |
24 | 刘家沟水库 | 宣汉县黄金镇黄金村 | 1 | 15.80 | 11.40 | 2021.09 | 2022 | 190 | |
25 | 范家营水库 | 宣汉县庙安镇八庙村 | 1 | 10.26 | 8.40 | 2021.09 | 2022 | 190 | |
26 | 李寺沟水库 | 宣汉县胡家镇鸭池村 | 1 | 35.40 | 18.00 | 2021.09 | 2023 | 190 | |
27 | 白堰沟水库 | 宣汉县桃花镇桃花坪村 | 1 | 11.10 | 13.13 | 2021.09 | 2023 | 190 | |
28 | 李家祠水库 | 宣汉县南坝镇独树梁村 | 1 | 11.50 | 8.20 | 2021.09 | 2023 | 190 | |
29 | 双河团结水库 | 宣汉县普光镇交通村 | 1 | 10.1 | 9.59 | 2021.09 | 2023 | 190 |
3)提升除险加固建设标准
根据《宣汉县“十四五”新农水规划》,宣汉县应完善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 81处。按照2023年底前完成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和安全监测设施“十四五”建设任务的60%以上的目标,2021—2023年,宣汉县将投资392万元建设49套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其中,2021年投资88万元完善11个水库的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2022年投72万元完善9个水库的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2023年投资232万元完善29座水库的雨水情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建设期间,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推进系统新建和改造升级,实现系统融合和信息共享。
1)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工程管理体制
宣汉县已建成各类水库138座,其中中型1座、小(1)型8座、小(2)型129座。通过水管体制改革,按照《宣汉县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中型和小(1)型水库界定为国管工程,成立全额拨款的事业管理单位专职管理,其单位归宣汉县水务局管理。由于人员经费及维修养护费到位,中、小(1)型水库管理较好。宣汉县积极探索小(2)型水库及渠道的运行管护办法。
(1)社会化服务管水库。小(2)型水利工程管理仍存在管护主体缺失、管理人员不专业、维修养护工作的全面性没有保证、管护责任难以有效落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为深化小(2)型水库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宣汉县根据水利部、水利厅的安排部署,积极探索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2021年投资700万元,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四川嘉亿润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公司为全县129座小(2)型水库的日常管护单位,主要职责:
一是日常保洁。对管理区内道路、坝顶、上下游坡面、库区、水面保洁,做到环境整洁、水库内实外美。
二是完善预案。协助乡镇修订完善小(2)型水库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及度汛方案》、《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并印成发放宣传手册、更换水库安全管理和安全度汛责任公示牌。组织员工对水库安全及度汛培训。
三是小型维修养护。在服务期内做好水库坝区绿化补植及坑凼填筑工作,对已有管理房进行维修养护,做好库区已有围墙栏杆水库的围墙及栏杆维修养护。
四是强化值守。时刻绷紧防洪度汛弦,与水务局、县防办等部门随时沟通联系,准确掌握气象信息,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同时,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畅通值班信息,规范交接程序。
五是确保安全。坚持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核查的工作机制,汛前对水库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进行监测和检查,将各种安全隐患归类梳理,建立台账,上报水务局;汛期还实行每天巡查制度,切实将水库和运行情况了解清楚、掌握清楚,做到家底清,情况明。
通过委托专业化队伍对公益性小型水库实施物业式管理,让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切实打通水利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2年,我县计划投资500万元(含购买社会化服务费用)用于小(2)水库的日常管护养护;2023年计划投资500万元(含购买社会化服务费用)用于小(2)水库的日常管护养护。
资金来源:2021年为中央水利发展资金,2022-2023年为地方投入及上级补助资金。
宣汉县已建成各类水库138座,其中中型1座、小(1)型8座、小(2)型129座。通过水管体制改革,按照《宣汉县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中型和小(1)型水库界定为国管工程,成立全额拨款的事业管理单位专职管理,其单位归宣汉县水务局管理。由于人员经费及维修养护费到位,中、小(1)型水库管理较好。
全县已建成立了8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凉水井、明月等水库灌区协会已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参与人员近13万人,管理面积10万余亩。具体负责当地的渠道维修养护、清淤排障、用水管理、水费征收及投工投劳、募集工程建设资金等工作。真正实现受益户的自我经营、自我核算、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运行调度:制定水库运行调度制度、防汛抗旱工作制度、防汛值班工作制度、闸门启闭机运用管理制度等;
安全监测:制定水文观测制度、巡查制度、监测制度、资料分析制度等;
维修养护:制定水库养护工作制度、维修工作制度、大修工作制度、设备保养工作制度等。
2)实现小型水库专业化管理
宣汉县8座小(1)型国管水库由全额预算的宣汉县小型水库服务中心管理;全县129座小(2)型水库从2021年起,通过公开招标购买社会化服务,由专业公司进行物业化管理,让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切实打通水利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3)建立奖惩分明、科学考核的工程管理监督机制
建立建全建设项目业主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由宣汉县小型水库服务中心作为工程建设项目业主,负责工程管理。为了加强工程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协调县属有关部门和乡镇工作,县府成领导小组,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统一领导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由领导小组召集县水利、财政、计委、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及招投标、定额管理单位进行工程项目招标,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做到工程承包公平、公正、合法、合理。同时,根据《四川省水库工程管理考核标准》(试行)的要求制定了《宣汉县小型水库维修养护管理考核办法》,每月定期及不定期进行量化打分考核、计分奖惩制度,严格对承包公司进行考核管理。
1)持续加强水库及其渠道日常管护
(1)工程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水库管理所负责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并具体负责建筑物工程的管理。
(2)健全基层管水组织,基层管水组织由受益的乡、村、组和有关人员参加,负责工程维修和用水工作。实行承包、管护和用水管理。
(3)建立较规范化的观测设施和管理设施,以提高管理水平。
(4)加强水利执法,依法对水利工程和水资源进行管理。
(5)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符合环保要求,着眼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水库倾倒生产、生活垃圾,未经批准不得向工程排放污水。同时,水库要做工程环保工作,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应当避免污染水源和破坏生态环境。
(6)加快政策法规建设,严格依法管理。在建设中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不断加强水库及其渠道的维修养护
明确全县138座水库及其渠道日常监管和专业巡管人员(队伍)落实方式,逐库落实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人”、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水库共计落实水库“三个责任人”,做好日常值守、安全巡查、安全监测、调度运用、防汛抢险等工作。
地方政府行政责任人负有水库安全监管的领导责任,协调指导解决重大问题,组织重大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技术责任人具体负责水库调度运用、巡视检查、安全监测、维修养护、应急抢险、闸门操作、档案管理等日常安全运行管理的技术把关和指导;
巡查值守责任人具体负责按规定开展水库安全巡视检查、水雨情测报和现场值班值守,并规范做好水库安全巡视检查记录、值班记录、报告水库安全情况和记录存档等工作。
投入多元化,发动全社会投资水利工程建设。在地方加大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支持,强力整合涉农资金,大力开展金融机构贷款及PPP项目等多渠道筹集解决投资问题。
宣汉县从2017年起,宣汉县按照“水惠民生、水兴产业、水美乡村、水增活力”总要求,大力整合涉农资金,全力打造水美新村建设,目前,已建成水美新村18个,均通过省市验收,其中君塘镇君坝村和洋烈社区被省水利厅评为水美新村建设典型村。
2021年,我县计划投资293万元,持续推进南坪镇花园村、毛坝镇炉旺村水美新村建设;2022年规划投资600万元,建设樊哙镇金花村、三墩乡大窝村、大成镇马滩村等3个水美新村;2023年规划投资600万元,建设漆树乡朝阳村、天生镇进步社区、毛坝镇天坪村等3个水美新村。2021年—2023年水美新村建设项目见下表。
表2.4-1 宣汉县2021年—2023年水美新村建设项目统计表
序号 | 实施年度 | 乡镇 | 村民 | 计划投资(万元) |
1 | 2021年 | 南坪镇 | 花园村 | 293 |
2 | 毛坝镇 | 炉旺村 | ||
3 | 2022年 | 樊哙镇 | 金花村 | 600 |
4 | 三墩乡 | 大窝村 | ||
5 | 大成镇 | 马滩村 | ||
6 | 2023年 | 漆树乡 | 朝阳村 | 600 |
7 | 天生镇 | 进步社区 | ||
8 | 毛坝镇 | 天坪村 |
资金来源:由上级补助及县级涉农整合资金解决。
宣汉县人民政府是水利发展的责任主体,要把新农水作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领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水利工作纳入政府任期工作目标。合理划分事权,落实目标任务,严格考核,加强督查,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大力推进农村水利工程发展。
为了抓好新农水工作,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领导为副组长,水务、发改、财政、国资、住建、城管、卫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交通、供电、乡村振兴等单位为成员的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水务局,由拟成立的宣汉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县级乡村水务投融资任务,宣汉县乡村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县级乡村水务建设、管理平台,具体承接新农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协调、政策制定、资金统筹、债务评估、成本核算、项目推进、协调解决问题、统筹推进乡村供水一体化各项工作,并明确牵头单位和相关责任部门工作职责,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乡村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相关工作。
实施方案一经批复,“十四五”期间区内开工建设的农水项目应为规划内项目,规划外项目原则上不予建设,针对特殊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
本次实施的中小型项目众多,要实现规划目标,必须集中全县之力推动,加强对规划的中小型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评估制度,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规划调整或修订的意见,提高规划的实施效果。
实施新农水工程建设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群众用水安全的一项重要民生实事工程,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保证宣汉县乡村水务试点的顺利实施,必须认真研究建设资金筹措问题,广开资金渠道。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融资体系,调动全社会投资办水利的积极性,引导地方、集体和农民增加对水利投资投劳的自觉性。要明确事权,调整投资方向,进一步加大国家、省、市对宣汉县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地方配套资金的约束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水利投入,建立稳定可靠的水利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深入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全县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水利建设。将水利建设基金和水资源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行政事业收费建立水利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重点用于水利项目建设地方配套。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可以借助财政投资公司平台,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投入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投入,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建立政府监管、放活市场的多渠道融资体系,对小型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水利项目,在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和扶持的同时,有条件的逐步采取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开发并保护水土资源,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供水、节水、水资源保护的积极性,把经营性为主的水利项目全面推向市场。
2021年~2023年,宣汉县乡村水务试点项目总投资110425万元,其中乡村水务90090万元,农业灌溉10689万元,水库及渠系8153万元,水美新村建设1493万元。宣汉县2021年—2023年乡村水务试点规划项目见下表。
表3.2-1 宣汉县2021年—2023年乡村水务试点项目投资汇总表
乡村水务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万元) | 实施年度 |
1 |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08处 | 7850 | 2021年 |
2 | 下八集中供水工程 | 840 | 2021年 |
3 | 天生集中供水工程 | 3800 | 2021年 |
4 | 明月集中供水工程 | 2900 | 2021年 |
5 |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53处 | 4000 | 2022年 |
6 | 柳池集中供水工程 | 28800 | 2022年 |
7 | 渡口集中供水工程 | 10600 | 2022年 |
8 | 毛坝五马集中供水工程 | 2800 | 2022年 |
9 |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16处 | 3000 | 2023年 |
10 | 南坝集中供水工程 | 25500 | 2023年 |
合计 | 90090 | ||
农业灌溉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万元) | 实施年度 |
1 | 忠心水库灌区配套改造项目 | 10089 | 2023年 |
2 |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600 | 2021年—2023年 |
合计 | 10689 | ||
水库及渠系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万元) | 实施年度 |
1 | 朵池沟水库 | 161 | 2021年 |
2 | 河塘水库 | 161 | 2021年 |
3 | 黑林沟水库 | 161 | 2021年 |
4 | 老林沟水库 | 161 | 2021年 |
5 | 四季沟水库 | 161 | 2021年 |
6 | 田坝湾水库 | 161 | 2021年 |
7 | 薛家坝水库 | 161 | 2021年 |
8 | 东乡大田沟水库 | 190 | 2022年 |
9 | 罗家沟水库 | 190 | 2022年 |
10 | 石河水库 | 500 | 2021年 |
11 | 洞子潭水库 | 190 | 2021年 |
12 | 大寨沟水库 | 190 | 2021年 |
13 | 黑水池水库 | 190 | 2021年 |
14 | 林口岩水库 | 190 | 2021年 |
15 | 云顶水库 | 190 | 2021年 |
16 | 红峰水库 | 190 | 2021年 |
17 | 刘家坪水库 | 190 | 2021年 |
18 | 长征水库 | 190 | 2021年 |
19 | 小沟河水库 | 190 | 2021年 |
20 | 老寨沟水库 | 190 | 2021年 |
21 | 双河大田沟水库 | 190 | 2022年 |
22 | 猫头岩水库 | 190 | 2022年 |
23 | 豆腐溪水库 | 190 | 2022年 |
24 | 刘家沟水库 | 190 | 2022年 |
25 | 范家营水库 | 190 | 2022年 |
26 | 李寺沟水库 | 190 | 2023年 |
27 | 白堰沟水库 | 190 | 2023年 |
28 | 李家祠水库 | 190 | 2023年 |
29 | 双河团结水库 | 190 | 2023年 |
水库安全鉴定费 | 124 | ||
水库维修养护费 | 2020 | ||
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 | 392 | ||
合计 | 8153 | ||
水美新村建设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万元) | 实施年度 |
1 | 南坪镇花园村水美新村建设项目 | 293 | 2021年 |
2 | 毛坝镇炉旺村水美新村建设项目 | ||
3 | 樊哙镇金花村水美新村建设项目 | 600 | 2022年 |
4 | 三墩乡大窝村水美新村建设项目 | ||
5 | 大成镇马滩村水美新村建设项目 | ||
6 | 漆树乡朝阳村水美新村建设项目 | 600 | 2023年 |
7 | 天生镇进步社区水美新村建设项目 | ||
8 | 毛坝镇天坪村水美新村建设项目 |
表3.2-2 宣汉县2021年—2023年乡村水务试点项目资金筹措统计表
单位:万元
实施年度 | 小计 | 中央 财政 | 省级 财政 | 市级财政 | 地方财政 | 其它 | ||
转移 支付 | 一般 债券 | 专项 债劵 | ||||||
宣汉县合计 | 110425 | 29348 | 12143 | 2808 | 66126 | |||
2021 | 20966 | 5235 | 2808 | 12923 | ||||
2022 | 48738 | 5810 | 4392 | 38536 | ||||
2023 | 40721 | 18303 | 7751 | 14667 |
实施宣汉县乡村水务试点工程是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加快我县乡村供水一体化管理进程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村供水普及率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乡镇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稳步推进,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责任到人,并把此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切实抓实抓好。县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乡村水务试点县建设的相关工作。
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先重点后一般的办法,优先考虑条件成熟的乡镇实施乡村水务试点工程。把握科学、高效、合理、公平、稳妥的原则,有效整合现有的水源工程和供水设施,避免重复建设,不断提高宣汉县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要按照“公平合理、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进行合作,切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努力维护好群众利益。
宣汉县县委和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已明确由县水利部门牵头实施乡村水务,引导涉水企业和业主投入,鼓励社会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新农水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村供水情况由于历史的原因,乡村供水多种类型,差别较大,因此要区别情况,认真做好相关资产的评估,切实维护资产所有者的权益;要充分兼顾各方利益,慎重处理好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种关系。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工作透明度,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矛盾和遗留问题,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努力把此项工作办妥办好。
实施乡村水务试点工程符合广大群众利益,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量大面广,要大张旗鼓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利用新闻媒体对此进行充分宣传报道;各乡镇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群众,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让群众真正体会到乡村水务试点工程的好处,推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