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财政局关于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情况的报告
来源:宣汉县财政局
发布日期:2013-12-31
浏览次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特向社会公布2013年度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七部分组成。

  一、概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2013年宣汉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加强组织领导、拓宽信息渠道、强化督查考核、开展业务培训等个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具体如下:

  (一)配合支持网站改版,加强各项后台保障。今年3月以来,我局按照县政府信息公开办、县委机要局、县政务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改版升级工作积极开展新版平台维护、报送工作。同时通过进一步优化网站传输线路,提高网站响应速度,强化服务器安全防御措施,门户网站的财政沟通桥梁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二)信箱平台有效整合,办理流程更加便捷。门户网站改版初步结束后,我局通过办理书记信箱办和县长信箱办的来信来电来访,群众办事咨询更加高效便捷。同时,通过在整合后信箱管理平台与门户网站报送相关信息,原来互不兼容的3个系统能在1个平台上就能独立操作完成,部门公开信息和回复信件的便捷度大为提升,网站的安全性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公开机制得以完善,公开意识更加深入。

  按照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报送考核方案、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等制度,增强了我局主动公开意识,以前靠打电话才公开,不打电话不理踩的现象得以杜绝。同时我局明确了专门的信息公开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按照要求参加了县上组织的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信息质量不断提高,公开的时效不断增强,至今未发生一起由于信息公开不当引发的负面报道和相关群众诉讼行为。

  (四)公开职能充分发挥,服务方向更加明确。

  坚持将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第一平台,涉及财政信息、三公经费公开、各种制度法规、相关通知和文件等内容按时在网上发布。今年以来,接到县长信箱信件11件,收到公众监督意见、来电来访、网上咨询等信息共计68余条,我局都给予了及时回复和认真办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做好政府门户网站的同时,我局公开形式更加丰富,公开内容更加真实有效,为群众深入了解国家政策、政府决策、惠民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化解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误会和矛盾,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县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及政府信息目录公开系统和各类公开平台,累计主动公开各类信息53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财政预决算信息5条、“三公”经费信息4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3年,我局通过网站依申请公开平台、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信函等途径接受查询和申请,累计收到11件,办结11件。在线接受群众对政策、法规和有关事项的咨询,咨询内容主要涉证照办理、医保、社保、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等方面信息,回复率100%。

  四、申请行政复议情况

  2013年,未接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方面的申请。

  五、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3年,未接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提起行政诉讼和申诉等方面的申请。

  六、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3年,我局有专职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人。按照上级要求,未收取其它费用。

  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力量需要进一步增强。我局具体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的仅有2人,没有专业网络技术管护人员,不能满足信息公开工作的迫切需要。二是公开意识需要进一步深化。在信息公开工作推进中,信息公开总体意识还不强,离县上的要求仍有一些差距。三是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有过期信息的现象。

  (二)改进措施。一是继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业务指导。定期参加政府信息公开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条例》和国家、省、市文件精神,正确把握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的范围和程序,熟练掌握网上公开技能,切实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避免误公开、乱公开、漏公开等现象,确保网络公开信息安全。二是继续加强全县信息公开载体报送。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体系和公开流程,提高在线服务能力。畅通我局和群众互动渠道,办好领导信箱、阳光政务等栏目,增强互动实效。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公开渠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