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连续降雨影响,防汛形势严峻复杂。马渡关镇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防汛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从隐患排查、值班值守、群众转移三方面发力,织密织牢防汛安全网,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全面排查隐患,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成立防汛隐患排查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水利、应急、村建等部门及村干部、网格员共100余人,分15个工作小组在辖区内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河流、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屋、低洼地带等风险区域,建立“隐患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三单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出河道淤积、边坡松动、房屋漏雨、道路安全等各类隐患83处,其中56处已完成现场整改,8处正在整改,其余19处均设置应急管控措施安排专人巡护。同时,组织人员对镇内13座小2型水库、7处排洪沟进行清淤疏浚,清理淤泥、杂物约30立方米,确保排水畅通。
二、强化值班值守,拧紧防汛“责任链条”
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专人值守”制度,镇村两级明确值班人员,配备对讲机、雨衣、手电筒等应急装备20余套,确保通讯畅通、响应迅速。建立“镇—村—组”三级联动信息报送机制,要求各村(社区)网格员每2小时上报一次雨情、水情及隐患变化情况,遇紧急情况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防汛期间,累计发布暴雨预警、避险提示等信息300余条,召开防汛调度会3次,及时传达上级指令、部署应对措施,确保防汛工作指令清晰、行动迅速。
三、科学转移群众,守住防汛“生命底线”
根据隐患排查结果,精准划定危险区域和转移对象,制定“一人一策”转移方案,明确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及责任人。通过“敲门行动”“电话通知”等方式,组织干部逐户动员、逐人核查,确保应转尽转、不落一人。防汛期间,累计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12户27名群众的8次转移安置工作,在2个集中安置点配备床铺、饮用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200余件,安排医护人员、志愿者24小时值守,保障转移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下一步,马渡关镇将持续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加大隐患巡查力度,细化应急处置措施,坚决守住防汛安全底线,确保群众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