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林地面积 3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62.15%,森林资源丰富,物种多样,享有“药物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我局积极响应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围绕“绿色发展”理念,以森林资源保护为基础,以开发利用为手段,大力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模式引领 主体培育” 激活产业动能。围绕森林资源,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搭建“公司 基地 农户”、“专业协会 基地 农户”等基地建设模式,降低农户风险,激发参与积极性。全县已建成中药材产业基地25万亩、特色水果基地13万亩、木本调料基地0.8万亩、竹产业基地3万亩,培育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2家,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园区1个,建成“天府森林粮库”示范基地4个,建成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木材初(深)建工企业29家。
二、“资源禀赋 景区创建” 打造旅游品牌。依托全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创建“省级-国家级”景区为抓手,加强林区道路、景区景点、接待中心建设,同步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实现“生态资源→景区品牌→民生收益”的转化。打造了庙安乡脆李产业园、君塘镇“花仙谷”、“陌上森林”等“农林旅”互动的产业示范园区。先后建成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AAAA景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全县培育林家乐 300家(景区周边 70 家),生态旅游年综合收入 5.2 亿元。
三、“专项管理 转型发展”守护资源根基。针对全县森林资源制定专项保护利用方案,平衡产业需求与生态保护;推动国有林场从“单一管护”向“管护 产业”转型,通过改善职工待遇、发展特色产业,增强林场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五马归槽林场)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积极推进森林“粮库”建设,发展林下魔芋种植近500亩,预计本年度创收 50 万元以上。实现了林下魔芋茁壮成长,林间旅客络绎不绝,生态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全县发展乡村旅游林家乐 300 个,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好去处。
四、“项目驱动 细节管控”保障落地实效。聚焦重点产业(如天麻)、重大工程(国家储备林),确保项目“建得成、能见效、可辐射”。厂溪林下天麻项目入选“天府森林粮库”,目前已开发出天麻片、天麻粉、天麻酒、天麻面、天麻饮料等系列产品,年产天麻超10万公斤,实现总产值30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村镇超20户农户,解决劳务用工500人次;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落地。全县已包装获批二轮国家储备林项目,总建设规模39.22万亩,通过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资源储备,同时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供稿:王咏琪 审核:张仕银 审签:彭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