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达州市宣汉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股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18-5207727
通讯地址:宣汉县行政审批局生态环境窗口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建设项目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四川省宣汉县上峡液态锂钾(卤水)矿产普查项目(ZK701井) | 达州市宣汉县下八镇天一村九社 | 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 | 四川恒延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项目位于宣汉县下八镇天一村9组,新建5454m2井场1座,新建方井1口,井别为勘探井,井型为直井,采用“导管三开”井身结构,钻井目标层位为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四-五段(T1j4-5)。设置清洁化操作平台,泥浆不落地区域,设置泥浆罐及岩屑罐等,钻探工作量2600m,采集基本分析样40件(岩心样)、卤水样30件、光谱半定量样2件、岩矿鉴定样10件、岩石试验与土工试验样(抗压、抗拉、抗剪切、容重及吸水率、块体密度、含水率)各4件,并进行测试分析,现场对钻孔进行抽(卤)水试验,在钻孔中进行三次水位下降。完井采取套管安装水泥塞表层封堵封井。井场内建设井架、泥浆罐、泥浆不落地、循环罐、储备罐、发电机房等基础,配套350m3清水池1座,300m应急池1个,100m3放喷池1座及双四通、二条放喷管线。项目总投资106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79万元,占总投资的16.9%。 | 1.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钻前工程严格落实“六必须”“六不准”规定,施工期现场定期洒水,运输建筑材料等车辆,车厢遮盖严密后方可运出场外;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设置车辆冲洗平台;对土石方临时堆场修建围护设施,并合理堆放物料,减少迎风面积并定时洒水降尘。钻井工程优先采用当地网电供电,停电情况下采用柴油发电机组进行供电时产生的柴油燃烧烟尘和NOx经柴油发电机自带有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后由自带排气筒排放;放喷天然气经专用放喷管线引至放喷池后点火燃烧。 2.落实噪声污染控制措施。钻前工程建设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合理布局施工设备的摆放位置,高噪声设备远离敏感点布设。钻井工程合理布置主要噪声源,远离敏感点;柴油发电机设置在房间内,安装消声装置,充分消减机组的排气噪声,机组设置减震基础;尽量使用噪声较低的设备,钻井泵、加重泵和振动筛等设备底部加衬弹性垫料减震,确保噪声达标排放。 3.落实污水处理措施。钻前工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生态一体化厕所收集后由吸污车运至下八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钻井工程期间在井场四周设排水边沟,井场雨水随内排水沟汇至排放口,排放口设监控池,初期雨水(含方井雨水)经收集后经油水分离后泵入清洁化操作平台处理用于钻井泥浆调配用水;钻井泥浆经振动筛、除砂器、除泥器、离心机处理后通过螺旋传输器进入清洁化操作平台,液相(钻井废水)用于配制钻井液等,剩余废水定期外运至四川鑫泓钻井废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洗井废水大部分从井口返排后泵入废水罐中,少部分洗井废水从放喷口返排,经放喷池侧面的排水沟进入废液池,再泵入废水罐中,上清液部分定期采用密闭罐车运至四川鑫泓钻井废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生活污水经生态一体化厕所收集后由吸污车运至下八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 4.落实固废处置措施。钻前工程开挖产生的表土堆存于井场北侧表土临时堆场内,堆场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并在堆场顶部采用防雨布遮盖,用于完井后的场地恢复和土地复垦;建筑垃圾中能回收利用的废料通过分类收集后交废物收购站处理,不能回收的建筑废物清运到建筑垃圾处置场;生活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定期清运至当地场镇生活垃圾收集点。钻井工程钻井废泥浆及水基岩屑由专用收集罐收集后暂存于清洁化操作平台,按照《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达市环办发〔2021〕24号)要求,就近交给依法取得生态环境部门相关手续、具有处理处置相应固体废物能力并配套建设有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治理设施的单位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运至村上垃圾收集点统一处理;一般废包装材料集中收集后定期运至就近的废品回收站进行处理;废油、废油桶、含废油的废棉纱及手套暂存于危废暂存设施,定期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5.落实生态防治措施。施工占地合理规划,尽量控制工程施工活动范围,减少对周边占地的影响;项目施工前对临时占地范围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并单独存放于井场北侧的表土临时堆场内,以用于后期的植被恢复;表土临时堆场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并在堆场顶部采用防雨布临时遮挡,防止水土流失;施工中采取保护土壤措施,农业熟化土壤分层开挖,分别堆放,分层复原。钻井工程严格落实钻井“不落地”随钻处理工艺,对不再使用的临时占地及时采取复耕等生态恢复措施,场地内建筑物垃圾、生活垃圾清扫干净后,施工单位方可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