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渡关的秋天因这场助学格外暖!四方力量托起学子“逐梦星”​
来源:宣汉县马渡关镇
发布日期:2025-09-02
点击数:人次

        教育为乡村植“希望”,助学为梦想亮“微光”。今年暑期以来,宣汉县马渡关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把“金秋助学”作为教育帮扶的关键抓手,联动军民、企业、社区、纪检等多方力量,织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精准施策”的助学网络,让一个个寒门学子带着温暖奔赴新征程。

  一、军民同心传暖意:老党员讲党课,16名学子获“成长礼包”

  “戴上红领巾,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7月2日,宣汉县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所的老党员们,带着满满的诚意走进马渡关镇长岗村,一场“军民鱼水交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暖心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庄严的红领巾佩戴仪式让老党员们重温初心,也让在场学子感受到别样的家国情怀。随后,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以“我的军旅梦与家国情”为题讲授党课,从战火岁月讲到新时代发展,把爱国种子悄悄种进孩子们心里。

  “谢谢爷爷奶奶!我以后要像你们一样,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品学兼优的学生欧欢作为受助代表发言时,眼里闪着坚定的光。此次活动中,16名困难学子不仅人均拿到375元助学金,还收到了书包、笔记本等学习用品;44名农村籍退役军人也收到了慰问关怀,10吨价值5万余元的农用化肥送到了农户手中。更暖心的是,老党员们还现场“助农消费”,买下菜籽油、蜂蜜、土鸡土鸭等总价值3300余元,用“以购代帮”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添力,军民鱼水情在这一刻格外浓厚。

  二、企业反哺践初心:文娟连续8年助学,56名学子获“成长护航”

  “文阿姨,我考上重点大学了!”8月6日,马渡关镇石林社区的学子们围着一位女士喜报频传——她就是连续8年坚持捐资助学的社区党员、企业家文娟。

  “我是马渡关的女儿,走得再远,也忘不了家乡的孩子。”2016年起,文娟就抱着“回报桑梓”的初心开始助学,从最初资助3名学生,到如今累计帮扶56人,资助总额超万元。今年,她又为4名新考上重点大学的学子每人发放1000元助学金,其中对单亲贫困学生罗文杰的帮扶,更是坚持了3年。

  “罗文杰家里条件差,但特别刻苦,我跟他说‘只要你好好读书,阿姨一直帮你到大学毕业’”文娟的话朴实却有力量,她用8年的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担当,也让“企业反哺家乡”的温暖故事在马渡关镇传为佳话。

  三、社区聚力树榜样:班子自发筹资,“金榜题名礼”点燃求学热情

  “今天不仅拿到了助学金,还学到了学习方法,太有意义了!”8月10日,马渡关镇新寨社区的“金榜题名,家乡有礼”助学仪式上,学子周婉玲拿着鲜花和笔记本,笑得格外开心。

  这场温暖的仪式,源于社区班子的“自发行动”。7月25日,新寨社区召开专题会议,班子成员一致决定:“咱们自己凑钱,给考上大学的孩子送份礼!”很快,3000余元筹资到位,不仅有助学金,还有定制的纪念笔记本和鲜花。

  仪式上,周婉玲分享了“错题本整理法”“时间规划技巧”,家长代表也交流了“陪伴式教育”的心得。“家乡永远是你们的后盾,希望你们学成后常回家看看!”社区书记杨成的叮嘱,让在场学子感受到了“家门口的温暖”,也让“勤学成才、回报家乡”的种子在社区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四、纪检护航守初心:跟踪服务暖心慰问,为学子“扬帆”保驾护航

  “入学后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们说!”8月26日,宣汉县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走进马渡关镇长滩村,为8名大学新生送去共计4000元助学金,更带来了“一对一”的跟踪服务承诺。

  慰问中,工作人员详细询问学子们的录取专业、入学准备情况,反复叮嘱“要珍惜学习机会,遇到难题别扛着”。“我们不仅要把助学金送到手上,更要把服务做到心坎上”。马渡关镇纪委书记李新表示,镇纪委将建立“助学台账”,定期回访受助学子,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业、生活中的困难,确保“每一分助学款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个学子都能安心求学”。

  从军民同心的“温情传递”,到企业反哺的“初心坚守”,再到社区聚力的“榜样引领”、纪检护航的“坚实保障”,马渡关镇的“金秋助学”不仅是一场“送钱送物”的帮扶,更是一次“传情传志”的接力。未来,这里会继续聚起更多力量,让更多学子带着温暖出发,为乡村振兴扛回更多“星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