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该乡围绕科技赋能助力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强化示范引领。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党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搭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实现土地、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整合。通过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学习、可复制的“科技增粮”路径。截至目前,已培育党组织引领合作社8家,龙头企业3家,粮食适度规模化经营面积0.6万亩,有效带动入社群众和村集体节本增收。
二是优化种植结构。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科学规划、精准布局,通过发动群众、合作种植、托管经营等模式,扎实推进粮食种植工作,建成油菜百亩示范点1个,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200亩,水稻4710亩,油菜3750亩,玉米4190亩,粮食及油料作物总面积达13100亩。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推动斜水富硒茶、老坝高山蜂蜜、白果中药材、寺坪魔芋扩面提质,逐步形成“粮食为主、多元共生”的产业格局。预计2025年全乡村集体经济总量有望突破100万元。
三是注重科技赋能。聚焦提升农民科技素质,选派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先锋等接受能力强的人参加农业技术培训,重点开展无人机操作、播种机、收割机等现代化设备培训,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组建农业专家团队“包村联户”,深入田间开设“流动课堂”,及时解答生产难题,加快先进技术到田入户。今年以来,共发放农技宣传资料500余份,开展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2期,农机技术培训1期,全乡农机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