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优势特色产业链,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群众通过种植中药材走上共富之路,7月14-17日,宣汉县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以省级强镇产业培训项目为先导,在龙泉土家族乡的平溪、罗盘、黄连三村开展了《木香本草——川东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培训活动。
培训会上,一是特派员们详细介绍了木香、淫洋藿等中草药的种类和栽培方法等,还介绍了中草药的作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中医食疗与药膳等中医药知识,使学员们了解到“治病不如治未病”的健康知识。参训人达40人,发放资料150份(册)。二是特派员们表示,良种繁育和规范化种植技术是中药材种植的关键,也是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中药材的属性是治病救人,永远要将品质放在第一位,切忌因一时利益盲目追产,最终可能会对当地产业造成毁灭性影响。三是特派员们提出建议,认为目前,根据龙泉土家族乡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以及旅游优势,一方面,可根据当地发展需要,以当地具有野生分布的中药材资源为主,以其它适宜种植药材为辅,建设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药博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另一方面,针对当地特色品种木香和厚朴建立规范化育苗基地,从源头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控性。四是特派员们强调,“三化”助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即,推广标准化种植。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六统一”要求,将道地中药材纳入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中药材特色产业奖补办法,统一规范供苗、统一良种良法、统一品牌管理,与大专院校联合开展技术合作攻关,制定中药材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选育推广良种,打造药园基地,通过“校村企”合作模式,进一步补齐当地产业发展短板,让中药材之花开满乡村振兴之路。推动规模化发展。充分利用丰富山地资源等自然禀赋,创新推广良种繁育一体化、全程轻减化栽培等种植新模式,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联农利农联结机制,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全县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30万余亩,总产量2.25万吨,综合产值约10亿元,种植品种达40余个。推进产业化经营。围绕中药材产业布局和主攻方向,建立招商引资“两库一册”,梳理遴选出全国500强以及优势特色产业目标重点企业,谋划储备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完善上接政策导向、下连县情实际的招商项目库,实行精准招商。
培训会后,团队还与学员一起深入实地考察了当地中药材种植大户基地生产情况,现场把脉、精心指导农户种植;以及考察了拟进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区域土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