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板桥河村王书记代表13名农民工向宣汉县人民法院、峰城镇公共法律服务站敬赠“法律援助伸援手,公平正义解民忧”锦旗,13名劳动者现场全额领取被包工头石某拖欠的3.4万余元工资。这一张张定格的笑脸,见证了镇党委、政府历时半年的“解薪”攻坚战。
应急响应:72小时化解民工欠薪对峙危机。2024年11月11日,13名农民工因被拖欠工资近半年,采取拦车滞留包工头石某的过激行为。镇党委、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工作组连夜赶赴现场,通过情绪疏导和释法明理,3小时劝离群众;经4轮协商,促成石某当场支付1万元并签订还款协议;成立专班每日跟踪督办,避免矛盾升级。
法援攻坚:跨部门联动提升维权服务质效。协议到期后,石某却拒付余款并隐匿。镇政府迅速启动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法律工作者3日内完成证据固定,通过小额诉讼程序起诉,1月获法院胜诉判决;石某拒不履行后,县法院执行局联合公安布控,经过技术侦察锁定其行踪后,立即采取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最终全额追回欠款。
长效治理:积极构建欠薪预防处置闭环机制。以此案为契机,峰城镇构建起“预防-处置-巩固”体系:结合峰城镇3、6、9赶场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法规;整合司法资源打造“申请-调解-诉讼-执行”一站式通道;协调相关部门对恶意欠薪者实施信用联合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震慑效应。
从冲突化解到长效治理,峰城镇通过“响应-服务-执行-预防”全链条机制,不仅为农民工追回血汗钱,更探索出基层治理中行政与司法协同的新路径,用实际行动诠释“民生无小事”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