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峰镇“五抓五促”推进撂荒耕地整治
来源:红峰镇
发布日期:2025-05-08
点击数:人次

​为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切实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红峰镇实施五抓五促工作法,全力推进撂荒耕地整治复耕

一、抓部署促统筹,构建联动格局。镇党委政府将撂荒地整治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坚持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一线指挥、常态督导,召开耕地恢复专题工作会议5次,安排部署撂荒地整治工作。采取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田块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绘制全镇撂荒地分布一张图,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合力保障撂荒地整治工作高质量高标准有序开展。

二、抓责任促落实,凝聚攻坚合力。村社全覆盖摸排核查、细化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将撂荒地整治工作与村社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实行支部书记负责制,签订《撂荒耕地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明、责任实。对整治工作实行月考核季通报,对推进不力的村社进行问责约谈。

三、抓宣传促共识,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利用村村通、微信工作群、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大力宣传撂荒地整治和粮食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提高群众对耕种土地的责任意识,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耕地恢复工作,为复耕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确保撂荒地整治效果落到实处。同时组建农技服务队,开展田间课堂技术培训20余场次,覆盖农民600余人次,现场指导解决问题20余个。

四、抓复耕促增助推富民强村坚持整治一片、增效一片、带动一片原则,充分利用整治恢复的撂荒地,在白雪村、龙口村推行玉米+魔芋复合套种800余亩,实现一地双收,在桥河村、垭口村、石龙村等13个村(社区)种植玉米、水稻、大豆等粮油农作物。全镇累计复耕撂荒地2100余亩,预计实现综合产值约500余万元,带动村民务工增收2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余万元。

五、抓督导促长效,巩固整治成果。立由镇纪委、镇自然资源所、镇财政所组成的联合督导组,实行双周督查、月度打分、季度通报制度。培育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严格落实谁种植谁受益的惠农补贴政策,项目实施优先向种粮主体倾斜,切实盘活撂荒地资源。

下一步,我镇将持续深化推进撂荒地整治复耕巩固工作,重点在防止二次撂荒、提升地力水平、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