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街道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的工作要求,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持续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监管长效机制,为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1.强化组织领导,扛起责任担当。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棚房”问题整治常态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以上率下抓整治,自上而下抓落实,切实推动“大棚房”问题整治到位。
2.深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召开职工大会、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广泛宣传设施农用地政策法规及“大棚房”问题整治要求和标准,提高农民群众依法依规用地意识,营造良好整治氛围。截至目前,累计张贴标语5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召开专题会5次,院坝会20余场次。
3.全面排查摸底,夯实数据台账。坚持“逢棚必查、不留死角”,组织相关部门和村(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所有设施农业用地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备案台账和工作台账,详细掌握设施农业项目的建设主体、建设时间、占地面积、用途等情况,为推动整治工作夯实数据基础。
4.强化部门联动,构建长效机制。既抓好前端,对新增设施农用地项目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又抓在日常,对设施农业项目进行日常动态巡查和定期(每年两次)巡查;更抓实整治,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由街道自然资源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执法等部门共同参与,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设“大棚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