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樊哙镇以“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为目标导向,创新探索“一核引领、双轮驱动、三力协同、四维监督”的1234治理模式,通过建立“党委统揽,全民参与,长效管护”的全链条工作机制,推动环境整治从“短期攻坚”向“长效治理”转变。
树牢“一面旗帜”,构建党建引领新格局。镇党委坚持把环境整治作为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建立“一日一调度、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考核”推进机制,落实“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责任体系,将环境整治纳入村级年度考核,与干部绩效、评先评优直接挂钩,确保工作推进有力、有序。
畅通“双线渠道”,激活全民参与新动能。坚持“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力,利用LED屏滚动播放、宣传车循环播放、微信群转发、院坝会宣讲等多种形式,普及秸秆禁烧、垃圾分类、大气污染防治等环保知识和相关政策,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凝聚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推动环境整治工作整体推进、长效管护。今年来,共召开院坝会20余次,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
凝聚“三方合力”,打造共建共治新样板。镇党委整合镇村干部、公益性岗位110余人,组建人居环境整治队伍10支,对重点区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进行常态整治;动员党员带头示范、争做表率,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活动20余次;完善村规民约,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激发群众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聚焦“四项监督”,建立长效管理新机制。镇纪委不定期到各村(社区)进行督查,发出督办通知,倒逼责任落实;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人居环境视察评议活动,收集意见建议2条;整合乡贤、村民代表、党员等力量,对老弱病残等劳动力薄弱群体进行一对一盯对帮带;召开现场考评会1次,抽取3个村(社区)进行评比,发现问题13处,并在工作例会上予以曝光,通过揭短亮丑,推动环境整治工作“比学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