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厂溪镇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持续深耕中药材产业,在巩固传统天麻种植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丹参、仙草等新品种,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抓手,全力打造“秦巴药乡”特色名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为进一步丰富中药材品种,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镇党委、政府结合市场需求,在扩面种植天麻1.2万亩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引入丹参、仙草等新品种。目前,全镇已建成丹参集中种植基地500余亩,分散种植500余亩,形成了“集中连片分散种植”的丹参产业布局,同时试点发展种植仙草100亩。探索“订单式”种植模式,由村集体带头示范,与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降低种植风险,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二是强化技术支撑,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严格规范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确保中药材质量安全。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成功研发上市天麻饮、天麻面等6款延链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镇农业服务中心组织中药材种植专项技术指导,特别是针对新发展的丹参和仙草种植技术,采取“手把手”教学,帮助解决种植技术问题。积极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三是发挥村集体作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厂溪镇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村集体 +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实现村集体增收与群众致富双赢。在新品种推广过程中,村集体率先示范种植,打消群众顾虑,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厂溪镇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扩大“万麻千参”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将“秦巴药乡”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