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财政决算暨2024年1至8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宣汉县财政局
发布日期:2024-11-25
浏览次数:

​​20241119

在宣汉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29次会议上

宣汉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宣汉县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人大代表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局面和困难挑战,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财政支撑更加有力、财政运行更加稳健、财政绩效更加凸显的改革目标,严格落实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目标任务,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决算情况总体较好。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0333万元,为预算的113.3%(指调整预算数,下同),增长22.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42645万元、上年结转7444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96615万元、调入资金等30163万元、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3900万元,收入总量为1178101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5434万元,为预算的92.8%,增长11%;加上上解上级支出7981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0715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333万元,支出总量为1116296万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结转下年支出61805万元,实现收支平衡。与向县第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及结转下年支出分别减少1万元,主要系尾差调整所致。

收入决算主要情况是:增值税93026万元,为预算的97.9%;企业所得税22511万元,为预算的90.0%;资源税42240万元,为预算的100.6%;契税13836万元,为预算的125.8%;与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45344万元,为预算的109.8%;非税收入196140万元,为预算的130.8%

支出决算主要情况是:教育支出179102万元,为预算的9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2941万元,为预算的97.9%;卫生健康支出66684万元,为预算的95.8%;农林水支出166229万元,为预算的93.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7852万元,为预算的99.2%

2023年,全县上级补助收入542645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2076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527160万元(含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补助20189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36250万元。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年初安排预备费15000万元,主要用于应急排危、临时救助、信访维稳、价格临时补贴等不可预见性支出,相关支出已列入对应科目决算。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50333万元,按规定已全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3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50369万元。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使用上年度结转资金74445万元,主要用于教育、农业、成品油税费改革、商品粮大县奖励等相关支出。年末结转下年使用资金61805万元,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等方面1203万元,教育、科技和文化旅游等方面14333万元,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602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542万元,农林水支出11013万元,交通运输和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等方面3784万元,自然资源和住房保障等方面1636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523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160万元,其他方面14609万元。

2023年,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2524万元,较预算数减少30万元,主要是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比预算减少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76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2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740万元),比预算增加27万元;公务接待费759万元,比预算减少48万元。

2023年,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18589万元,主要用于转型发展、污染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安全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7595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35554万元;包括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流转收入,下同),为预算的123.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8713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34800万元、上年结余17969万元,收入总量为50907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58076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04618万元),完成预算的98.8%主要用于征地拆迁补偿、锂钾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加上调出资金30000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5300万元后,支出总量为503376万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结余资金5701万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与向县第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未发生变化。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80万元,为预算的10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1万元,上年结余49万元,收入总量为45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8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加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63万元,支出总量为450万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无结余资金。与向县第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未发生变化。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根据川人社发〔202220号文件精神,自2023年预算年度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由市级统筹,按此,所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项目全部实行上级统筹,县本级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3年,省政府转贷我县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31415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59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219500万元、再融资债券96015万元。再融资债券主要用于政府债务还本支出,新增债券重点投向成达万高铁达州段、西渝高铁达州段、老纸厂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白岩滩水库工程和S403线胡家至红峰段等项目。

截至2023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406580万元,较上年增加235400万元,债务余额控制在债务限额1415421万元之内(其中: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565405万元、余额55814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850016万元、余额848432万元)。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向县第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低于核定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六)直达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严格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强直达资金分配、下达、执行和整改全过程监管,更好发挥直达资金惠企利民作用。2023年,全县中央直达资金总量186079万元,分配下达率100%,当年支付174852万元、支付率95.3%

(七)重点绩效评价情况

树牢“花钱必问效”绩效理念,健全《宣汉县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制度,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实施“财政评价第三方抽评”双轮驱动,事前评估压减资金5850万元,“双监控”纠偏问题78个,重点评价8项财政政策、22个重大项目、30个部门(单位),评价资金规模近10亿元。

2023年县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预算数、决算数及其对比分析,详见财政决算草案。草案在报县委、县政府审批和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查之前,已经县审计局审计。

二、落实预算审查决议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一)持续强化收支管理。坚持多措并举开源节流,强化支出管理提质增效。一是抓好收入组织。持续加大财源培育投入,强化紧密型财税联动,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企业的调研分析,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加强与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衔接配合,强化土地出让收入预期管理,力争地方财政收入“量质齐升”。二是抓实向上争取。积极把握政策动态和支持投向,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加强向上对接争取,全年争取到位各类资金77.48亿元,超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3.54亿元,创历史新高;成功获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奖励资金1亿元。三是抓细支出管理。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确保三保支出足额优先保障,全年三保支出50.25亿元,三保风险事件零发生;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全县一般性支出较上年下降6.5%,重点支出实现应保尽保;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把宝贵资金、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要害处。

(二)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配合,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一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全年新增税费减免25745万元,办理留抵退税1078万元。二是加力实施稳增长促发展。贯彻实施一揽子稳经济、促发展政策措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打好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财政杠杆和引导作用,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全力提供要素保障,全面落实激励奖补等政策措施。三是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粮油物资储备支出较上年增长300.3%;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投入衔接资金5.5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资金超目标任务3.46个百分点,农业相关支出较上年增长5.5%;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文旅靓县战略;支持打好“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年度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持续稳定在70%以上。一是兜牢兜实民生保障。贯彻落实就业优先安排资金4864万元,支持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3000余个,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求职创业;安排资金4.49亿元,保障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等17.79万人的救助救济和补贴;安排资金1.54亿元,确保在乡复员、参战参试、伤残军人、烈士子女等2.48万优抚对象的待遇保障。二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落实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加大存量资金、结转结余资金、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用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全年教育支出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1.9%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科技支撑作用成效明显,全年科学技术支出较上年增长109.3%三是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基本药物配备、药品零差价、基层医疗机构综合财力补助、村卫生室补助等政策措施,全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卫生健康支出较上年增长7%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投入。支持老旧小区改造12个,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767套,兑现落实购房补贴财政补助资金106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较上年增长180.9%

(四)持续加强风险防控。坚持风险防范底线思维,施行“1+N”风险防控方案,切实有效降低财政运行风险。一是防范财政支付风险。强化预算收支管理,统筹分析财政收支结构、财力变化趋势、库款运行态势,定期对收入变化、支出趋势等进行重点研判,针对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财政支付风险。二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守债务底线,规范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健全政府债务合法举债机制,严控政府债务率和偿债率;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按期足额偿付政府债务本息,2023年末全县综合债务率较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牵头制定《宣汉县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方案》并报上级相关部门备案。三是防范财经秩序风险。贯彻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持续严肃财经纪律,坚持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围绕“3+9”重点领域,建立“1+3+N”监督机制,对全县37个乡镇、75个县级部门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2次,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5份和限期整改通知书2份。

(五)持续深化财政管理。坚持稳、进结合,立、破并举,紧扣发展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提升管理实效。一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为支撑,全面对标财政预算管理业务规范,构建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高效提升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加强对三保等重点支出领域执行监管,有力推动财政决策更加科学、治理更加精准。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持续完善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绩效结果应用五大环节,不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三是深化财政投资评审。牢固树立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评审理念,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全年完成评审项目1152个,综合审减率5.14%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措施

2023年全县决算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完善、规范的问题,县人大有关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各级审计、巡视巡察等也指出了相关问题和改进意见。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聚焦问题根源,切实加以研究解决,同时,认真听取县人大、审计等部门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财政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

一是全力实现收入预期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大力培植地方税源,持续强化现有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工程项目税收征管,进一步挖潜增收,探索建立乡镇(街道)协税护税机制。分领域分层次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加大污水处理费、生活垃圾处理费的统收统支,不定期开展收入专项监督检查,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加大与自然资源部门的协调配合,千方百计组织土地出让收入。

二是加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惠民生、保安全等要求,切实抓好兜牢“三保”底线、防范化解经济财政运行风险等重点任务。全力抓好向上争取,确保年度奋斗目标67.43亿元圆满实现。全面落实财政激励奖补等政策措施,深入贯彻“三个减少、三个增加”财政支持方式,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加大资金统筹和集中财力办大事,强化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全年财政支出规模保持在合理水平。

三是聚力支持高质量发展。立足国家、省市关于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政策措施,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支持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用好用活积极财政政策,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债券资金、国债资金的投资拉动作用。积极争取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支持推进普光化工园区扩区调整。坚定“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全力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宣汉建设全国“千亿县”。

四是着力加强财政管理。深入推进财政改革,持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更好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统筹调控等方面的作用。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加强债务管理,完善隐性债务常态化监控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坚持依法理财,严格落实县人大决议决定,扎实做好审计整改工作。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设立、资金分配、绩效管理、监督监管等制度机制,深化财会监督协同贯通,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三、202418月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百强晋位、冲刺千亿”奋斗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推动财政收入量增质优、支出加力提速、政策提质增效、风险安全可控,全力服务保障宣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加快建设全国“千亿县”,争当县域发展“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8月,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8126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7.3亿元的59.5%,增长11.4%。其中:税收收入14309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4.5亿元的58.4%;非税收入1381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2.8亿元的60.6%

18月,上级补助收入实现474649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11469万元,增长8.4%;其中,落实产业扶持补助等工业发展投入增长251.6%、教育支出增长7.0%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8月,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8215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41%,增长11.4%。其中:收入主要为园区挂牌、协议出让及交通建设用地“有偿转有偿”。

18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41097万元,主要为新增政府专项债对应安排支出、项目前期征地拆迁补偿及工程进度款。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我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规模较小,通常采取在第四季度集中执行;下一步,将有序加大收入组织力度并加快支出执行进度。

尊敬的各位领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从我县来看,财源税源基础依然薄弱,收入增长乏力,非税收入占比过高,收入结构不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等关键领域刚性支出只增不减,化解政府隐性债务任务艰巨,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紧平衡”状态仍将持续,完成全年预期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下一步,全县财政部门将继续坚定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严格落实“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按照“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总体思路,统筹各类资源,优化支出结构,有力防范财政运行风险。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征管实效。税务部门在持续强化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工程项目税收征管的基础上,切实扛牢组织税费收入的主体责任,聚焦所得税汇算清缴事后管理,加大欠税清缴,加强对有营收无税收、高营收低税收等风险企业的稽查,加大对砂石、非煤矿山、物业管理等行业的堵漏挖潜,强化关联企业上下游交易调查和防范税收转移,确保常态收入不低于21.5亿元,力争22亿元。持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执法执收部门收入组织主体责任,加大污水处理费、生活垃圾处理费的统收统支,不定期开展非税收入专项监督检查,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二)聚力争创增收。一是加大川东北气矿宣汉辖区内资源税全额入库宣汉的落地落实,力争增收0.2亿元;积极协调中石化通过提高产值、延缓抵扣等方式,力争当年收入较上年增加0.4亿元;同时,积极扶持航达钢铁稳产增效,积极争取提高普光分公司天然气销售单价、代扣代缴积极性等。二是积极协调中石油、中石化以及正达凯等招引企业的上、下游三方服务企业注册落户宣汉,同时,积极争取提高中石油净加工费。三是谋划、策划县域内闲置资产(土地)盘活利用,力争创收”1亿元以上;同时,深入研究挖掘中石油、中石化独立选址用地,以及耕地占用税、契税等纯县级收入。四是建议县自然资源局穷尽一切办法,积极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拍卖出让,力争实现收入3亿元以上。五是探索建立乡镇(街道)对房土两税、涉农小额工程项目税收解缴本地的协税护税机制,以及县重点工程项目由国有企业代建等。

(三)进一步释放资产资源潜力。国资、自然资源、林业等行业主管部门应摸清实物、债权、股权等国有资产以及土地、矿产、林草、水利、能源、数据等国有资源家底,按照有序推进、分类分级盘活等原则推进统筹利用。同时,应加大行政审批、环保、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在产权确权工作中的责任感、主动性,推动解决国有资产权属历史遗留问题,为盘活利用、市场化融(筹)资等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大资金统筹和集中财力办大事。

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县委全委会、149次常委会精神及主要领导工作要求,所有各类资金到位后第一时间书面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常务副县长、分管县领导报告,围绕县委“135”工作部署,将资金集中用在办大事上、刀刃上,杜绝部门条块化安排和使用,最大限度发挥各类资金的使用绩效。

宣汉县2023年决算表.ra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