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樊哙镇聚焦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覆盖、服务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难题,持续在党员摸排、日常教育、作用发挥等方面精准发力,积极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创新流动党员“管理链”,确保“流而有家”。出台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措施,在摸清底数、学习教育、关心关怀等关键环节上健全机制。半年摸排1次流动党员情况,建立完善“一表一册”动态数据库和樊哙流动党员之家微信群,将104名流动党员全部纳入日常管理。强化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管理,严格落实“应转尽转”的要求,对符合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一人一策”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创新流动党员“教育链”,确保“流而有学”。探索“互联网党员教育”模式,镇党建工作办公室每月梳理形成一个“营养包”发放在微信群内,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抓住回乡探亲、过节契机,利用微党校组织流动党员集中培训、集体研讨10余次。依托镇党委派驻党建指导员、支部书记、支委委员等人员,建立“一对一”“一对N”的结对联系制度,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及时传达党组织的最新声音。
创新流动党员“作用链”,确保“流而有为”。成功回引党员雷冬冬投资300余万元在古凤村兴建300头存栏的黄牛保种养殖场,解决就业12人,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建立流动党员党内关心关爱关怀机制,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询问生产生活情况,协助维护合法权益。通过视频会议、线上留言等方式,采取“云互动、云探讨”模式,让流动党员在产业发展、重点工作安排等方面献计献策1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