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上峡镇坚持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破茧蝶变”。深入实施消薄攻坚、铸强培优计划,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敢拼、敢闯的实干姿态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点燃党建强村“红引擎”,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抓住强村富民这个“关键问题”,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胜势。通过“育、引、管”工作思路,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建设,以队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是以“育”锻造实干队伍,开展全镇党建现场测试赛5场,业务培训11场。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能力水平。二是以“引”蓄足队伍活水。做好“三个培养”,即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截至目前,共培育村(社区)后备干部24人。三是以“管”激发队伍活力,镇党委成立专项督导组对驻村干部吃住在村、在岗履职、政策掌握等方面开展常态化督察,开展专项督查13次,走访群众2000余人,明确职责职能、压实工作责任。为村集体增收“把脉问诊”,协同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聚焦基层治理“基本盘”,营造乡村治理“新风气”。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等5个议事平台,由村党组织牵头,广泛吸纳退职老书记、老乡贤、老党员、政协委员和村“两委”成员、法律顾问等“六类”人员,通过“群众说事、民主议事、合力干事、大家评事”的四事机制,有效解决乡村建设如何规划、人居环境整治怎么干、集体经济如何发展等群众切身有感的急难愁盼问题32件,打通了百姓说事议事“活动经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矛盾纠纷“三三制”调解法,用好“两所一庭一中心”力量,积极开展邻里纠纷、婚恋矛盾、劳资拖欠等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事项49件。有效清理公路沿线、场镇街口等地垃圾20余吨,规范堆码杂物30余处,铲除破旧广告43处,更新道旗标语11幅。
找准造血生肌“增长点”,赋能增收致富“新渠道”。制定12个村(社区)村集体增收路径台账,明确责任,理清思路。让资源变资本,产品变商品,村民变员工。坚持在整合、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上出实招,积极探索多元增收有力路径,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一是“老资产”焕发新活力。对闲置房屋、厂房、山坪塘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进一步推动麒麟村堰塘整治、杨柳关河堤整治、洞口村闲置房屋出租3个项目落地。二是拓宽服务面,谋划农业发展新优势。按照“党总支 联合社 合作社 党员农户”产业带动模式,村党总支统筹生产运营,专业合作社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服务产业发展。规范制度管理,强化技术支撑。累计开展外出考察学习3次,开展田间技术指导41次,覆盖1000余人次。三是擦亮招牌,注入产业发展动能。进一步夯实生产基础,延伸发展链条,壮大产业集群。立足各村(社区)特色资源禀赋,深入打造“一村一品”。成功推广“订单式农业”发展模式,发展水果玉米种植1000亩,儿菜种植100亩,打造金银花种植示范片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