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宣汉县公安局结合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要求,立足辖区道路交通工作实际,四点发力全面深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一、狠抓责任制度不缺失。一是坚持分析研判。认真分析研判辖区道路交通事故规律特点,综合考虑春耕期间,各种农用车辆出动频繁等多方面因素,分析重点违法易发时段、路段以及交通事故成因,以面包车、货车、三轮汽车、低速电动三四轮车和拖拉机为重点车辆,以国省道、主要县乡道路等为重点道路,突出“一早一晚”重点时段,有针对性制定整治方案,落实工作措施,科学安排勤务。二是坚持所队联动。统筹交警中队与农村派出所联勤联动,健全路面警情联处、重大活动联勤、矛盾纠纷联调、交通治安联防的工作机制,共同参与交通事故先期处置、应急指挥疏导以及公路治安和刑事案件先期处置等工作,全面深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三是坚持社会共治。充分发挥联席办的作用,建立各职能部门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共享的新格局,并认真研究解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暴露出来的问题,层层分解责任,督促整改,跟踪问效,统筹推进交通安全社会化治理,进一步加强镇村“两站两员”建设,发挥交通劝导站、交通劝导员的作用。
二、狠抓查处整治不失控。一是实行路面联勤制度,紧盯事故率、违法率高的企业单位和事故多发、秩序混乱的路段时段,确保重点路段、重点时段不失控、不失管;强化重点路段巡逻,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分类制定整治方案,对酒后驾驶、无证驾驶、客车超员等重点违法行为坚持“露头就打”;成立治超、缉查布控、“双违”治理等执法小分队,实行与多部门联合执法、跨区执法,实现“被动用警”向“主动警务”转变。二是根据季节特征、天气特征、高危违法特点,事故高发车辆及人群特点,把警力下沉到农村地区,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整治,通过错时勤务,部门联勤,网上网下联动等方式,强化农村道路巡查监管,提高农村道路见警率、管事率和事故多发点段巡逻频次。三是充分发挥“交所合一”作用,结合农村赶集、周末等重要节点,合理安排勤务。采取流动巡逻和定点检查的方式,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纠查力度。按照“逢车必查、逢违必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原则,以打促防,以严查严纠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三、狠抓隐患整改不放松。一是协助乡镇党委、政府科学制定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深化农村地区危险路口路段排查整治,推进精细化提升行动,重点治理急弯陡坡、临水临崖、事故多发路段的突出隐患。二是建立一张清单,明确隐患类型、责任部门、整治状态,全面掌握辖区隐患类别、区域分布,研判确定辖区高、中、低风险“人车路企”隐患,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固化重点车辆安全隐患定期“清零”机制,联合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重点车辆动态监控落实情况及营运客车安全情况检查,按照“清单管理、挂账销号、闭环管控”推动隐患整改。
四、狠抓教育管控不延迟。一是开展进村入户宣传。结合“七进”“美丽乡村行”“一盔一带”等,利用赶集日、节假日、重大活动、民俗活动等重要节点,以农民驾驶人和农村“一老一少”为重点,组织开展下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庄,全面提升农村群众遵规守法意识。二是开展面对面宣传。执勤民警在路面查纠违法的同时,对违法当事人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发放安全行车宣传手册、交通安全温馨提示卡等宣传资料,引导交通参与者文明安全行车;充分发挥“两站两员”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安全出行劝导。三是多媒体开展宣传。利用短信平台、户外LED显示屏及“两微一抖”等进行安全、天气提示,曝光典型案例,宣传安全出行知识,依托农村小喇叭,有针对性普及交通安全常识,厚植安全出行理念,全面提升农村地区交通出行安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