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该乡围绕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富裕,通过“建基地、强示范,育主体、扩规模,优结构、增效益”,不断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特色养殖扩面增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一、盘活土地资源,建强产业基地。全面勘察辖区闲置、低效土地,摸清底数,根据土壤属性分类建立产业发展台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听取村民意愿,对土地进行有效整合,连片流转,变“荒地”为“基地”,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目前,建成花椒、黄精产业基地2个,占地面积1000余亩。
二、培育新型主体,壮大产业规模。针对散养农户养殖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问题,创新推行“畜禽寄养”经营模式,广泛吸纳散养农户加入“抱团”,引导发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壮大畜禽养殖产业规模。目前,已培育生猪、家禽、牛等规模化家庭农场、养殖合作社13家,畜禽年出栏达15万头(只)。
三、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出效能。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种养殖业优良传统,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形成“高山中药材,半山林果,低山畜禽养殖”发展格局。积极探索“企业投入村级资产入股农户土地流转”模式,试点建立油茶产业园、蔬菜大棚,示范带动群众发展油茶、辣椒等产业,预估创收1000余万元,惠及群众20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