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乡村振兴简报(第10期)
来源:县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24-01-04
点击数:人次


导读目录

●经验做法

宣汉县“三三”工作法高质高效助推驻村帮扶工作

宣汉县以工代赈小项目  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工作动态

宣汉县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宣汉县供销社深化“三服务”  助推乡村电子商务发展

 

 

经验做法 

宣汉县“三三”工作法高质高效助推驻村帮扶工作 

近年来,宣汉县坚持抓好驻村工作队伍建设长远规划,整合力量、精准选派,强化管理、用心保障,确保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得优、下得去、管得住、融得进、干得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先后打造出了胡家鸭池村、大成瓦窑村、君塘君坝村等一批示范点位;成功创建3个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4个示范村;连续4年取得脱贫攻坚后评估“好”的等次,获评全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助推宣汉成功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三个突出”,助推帮扶力量更强更足

(一)突出研判分析,配齐工作力量。建立“乡镇逐村摸排、部门统筹研判、县委研究审定”工作机制,聚焦班子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各个方面,开展全覆盖调研分析,精准锁定37乡镇(街道)“五类”帮扶村共218个。印发《驻村帮扶力量调整轮换工作方案》,确定帮扶单位155个,选派驻村干部626名,实现“五类”帮扶村全覆盖。

(二)突出结构调整,增强工作力量。着眼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优先选派政治素质强、责任意识强、业务能力强、农村工作强、年龄低、学历高的优秀干部到乡村一线。综合考虑身份、年龄、专业、经历等因素,逗硬前置审核,坚决做到临聘人员不派、借调人员不派、临近退休人员不派“四不派”,优化驻村工作队伍结构,35岁及以下占比超过50%、平均年龄39.8岁,中共党员占比超75.5%,大专及以上学历达640人。

(三)突出供需对接,优化工作力量。实行乡村一级定需求、组织部门定岗位、派出单位定人选“三定”模式,乡镇组织开展村情研判,梳理发展需求;组织部综合考虑单位特点、行业优势等因素设定岗位;派出单位分析拟选派人员专业特长,推荐最合适的干部,切实做到供需无缝对接,不断提高选派干部与派驻村的契合度。选派13名纪检干部、11名党务干部派驻软弱涣散村,46名农口干部派驻乡村振兴重点村,23名治理型干部派驻信访突出村,55名营销型干部派驻产业兴旺村。

“三个坚持”,助推帮扶工作更实更优

(一)坚持齐抓共管,确保驻村干部“实干”。聚焦驻村干部不好管、管不好等问题,构建组织部门牵头管理、乡镇(街道)日常管理、派出单位跟踪管理、驻村干部自我管理等“四重管理”模式,落实日常考勤、工作日志纪实、季度分析研判、定期督促通报“四项举措”。构建“一查二评三同四联”工作体系,确保驻村干部真蹲实驻、真抓实干。两年来,共开展驻村帮扶专项督查24次,印发督办函23份,集中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16人次。

(二)坚持培优提能,确保驻村干部“善干”。按照“省级示范、市级重点、县级兜底”的培训模式,采取“专题讲座、视频教学、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的方式,举办全县驻村帮扶干部培训班,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现场拉练赛,分批组织驻村干部外出学习,推行“三随机一常态”机制激发学习内生动力,切实增强驻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分享国家政策、重要文件和工作要求,印发乡村振兴应知应会手册2000余份,为驻村干部开展工作提供指导。

(三)坚持关心关爱,确保驻村干部“想干”。建立“6+3”关心激励体系,将驻村干部生活补助、交通补贴、通信补助、健康体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驻村工作经费等6项基本保障纳入财政预算,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在评先选优、提拔使用、职级晋升上实行3项优先,不断激励驻村干部积极投身农村基层,建功乡村振兴一线。两年来,落实各项经费400余万元,42名驻村干部获得职级晋升,10名通过“五类人员”考试成为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20个集体和驻村干部获得县级表扬,11名驻村干部获得省级表彰。

“三个聚焦”,助推帮扶成效更实更亮

(一)聚焦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坚持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村级阵地基础建设。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村党务工作;协调各类帮扶资金,解决了村组织活动无场地的难题,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提升。

(二)聚焦产业发展提档加速。创新实施帮扶单位与帮扶村的“责任、资金、项目”三个捆绑,推动帮扶单位充分发挥自身单位特点和优势,强力助推“一村一项目”落地落实。两年来,新发展蜀宣花牛优质牧草、车厘子、特色民宿等项目437个,230个帮扶村集体经济较2020年度平均增长3.97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万元的薄弱村全面消除。

(三)聚焦乡村建设提标扩面。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积极向上争取、协调资金项目,两年来为230个帮扶村新建改造道路400余公里,饮水、灌溉等设施520余处;大力实施“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治理“三大革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设施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深入落实联系服务群众“三个一”工作机制,帮扶力量积极参与村级治理,扎实开展“忠勇信义•德驻我家”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等活动。(县委组织部 县乡村振兴局)

 

宣汉县以工代赈小项目  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今年以来,宣汉县以工代赈办主动顺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助民增收,推动全县以工代赈工作提质增效。

践行“赈”的初心。结合我县以工代赈工作实际,严格按照《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工作指南(试行)》相关要求,指导项目地进一步规范采取村民自建方式实施项目,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功能作用。召开政策培训会、遴选工作培训会5次,通过政策解读、现场答疑、典型案例学习等方式,帮助各级干部全面掌握以工代赈政策导向,深刻把握“工程是手段,赈济是目的”“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内涵,始终把解决群众就业增收问题作为以工代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升“赈”的成效。县以工代赈办抓实抓细组织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开展技能培训等关键任务,全面加强监督管理,创造更多务工岗位,按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不断扩大农村就业容量。今年,全县共争取中省以工代赈专项资金900万元,吸纳农村低收入群众171人参与建设,其中脱贫户等重点群体65人,发放劳务报酬281.32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65万元。项目建成后将硬化村组道路20公里,维修整治山坪塘1口,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有效解决出行道路破损、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等系列问题。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及以岗代训5学时,培训项目区群众431人次,提升群众就业技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召开群众代表大会6次,宣讲以工代赈政策,听取意见建议,项目区群众反响热烈,参与热情极高,为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奠定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拓宽“赈”的渠道。强化部门沟通衔接,定期召开县协调机制会议,深入推进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目前,全县共有8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共吸纳150名农村群众参与务工,发放劳务报酬52.7万元。印发实施《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实施方案》,确定3个重大工程项目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预计吸纳165名当地低收入群众参与务工,发放劳务报酬494万元。(县以工代赈办

 

宣汉县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乡村振兴,文明乡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宣汉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聚力移风易俗突出问题,推动移风易俗取得实效。

聚焦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2个,分级评定先进村党组织34个,选树先进典型112名,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分类分步指导14个示范村(社区)阵地、87个重点阵地、322个达标阵地优化功能布局,切实满足群众多元需求。不断规范村级干部依法依规行使权利,提升村民依法自主管理能力;大力推进村级干部个人事项、村级重大事项、村级重要经济合同备案审查“三项制度”,切实强化村务监督管理。

聚焦村民自治,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对全县7万余户农户进行入户摸排,对存在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的行为给予了教育引导。成立红白理事会、红黑榜评议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充实完善村规民约,明确了彩礼上限、宴席规模、招待范围、随礼金额等,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充分利用村广播、LED显示屏、宣传栏、微信群、院坝会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的浓厚氛围。

聚焦德治教育,积极选树、宣传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悬挂张贴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公益广告2000余幅,造型景观100余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00余场次。表扬50个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村(社区)、20个示范小区、100个示范楼栋和5900户县级模范户、23600户乡镇级模范户。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万余次,受众达60万人次。开展了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发放《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宣传手册》500余份,开展移风易俗知识有奖答题,发放礼品100余份。

聚焦法治宣传,依托驻村帮扶、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成立460支基层宣讲志愿者服务队、230支驻村帮扶队,发放《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禁止乱办滥办、大操大办宴席倡议书》等移风易俗宣传资料2万余份。采用“移风易俗法治”的宣传模式,利用“宣汉司法”官方抖音号、“宣汉融媒”官方 APP和“川善治”乡村治理事务平台,深入宣传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反面典型案例,倡导辖区群众牢固树立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低碳生活、勤俭节约、孝老爱亲、不封建迷信的思想观念,营造树新风、破旧俗的浓厚氛围。(县乡村振兴局

​ 

工作动态

 

宣汉县供销社深化“三服务”助推乡村电子商务发展 

宣汉县供销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供销社点多面广、贴近农民的优势,积极开拓城乡电子商务市场,通过培育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搭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完善电子商务服务措施等有效举措,大力构建具有供销社特色的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多形式、全方位参与我县电子商务建设,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内容更加全面化。供销系统农特产品供应企业,如宣汉县鑫硒旺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产品特性,积极整合产业链和供应链,在“供销e家”“中国社会扶贫网”等平台开展网上营销,推进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实现了“网货下乡进村、农货上网进城”。

服务效益更加明显化。积极协助县域内符合条件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入驻832平台,累计入驻平台供应商38家,活跃供应商21家,上架商品数量1480个。2022年我县农产品平台成交额突破2000万元,有力推动了全县农特产品走出宣汉、走向全国。

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与定海旅游集团签署消费协作协议,在浙江省舟山市共同打造宣汉农特产品展销馆,展销宣汉县农特产品30多种。市民或游客使用“丰收互联”APP即可购买宣汉县农特产品,通过农产品流通标准化、数字化经营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宣汉县农副产品在定海区的市场占有率,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县供销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