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普光司法所办公室电话铃声急促响起。“普光司法所吗?我们是迈科隆公司,有一名员工现在在二楼窗户上,准备跳楼,你们马上过来帮忙解决一下”!接到紧急求助电话,普光司法所立即派人迅速赶赴现场。
经核实,2020年5月当事人邹某某在迈科隆公司工作时负伤,后经治疗休养多年仍未痊愈,遂要求迈科隆公司赔偿其损失,此前经村、社区、辖区派出所等部门多次调解未果。6月5日,经最终调解双方就赔偿事宜仍未达成一致意见,邹某某及其亲属情绪十分激动,召集亲友拥堵厂门,并以跳楼为威胁,混乱局面一触即发。为有效化解纠纷不稳定因素,严防事态进一步激化升级,普光司法所秉承“快调快处”调解理念,理清纠纷焦点,寻找问题突破口,经过调解员释法明理、反复劝导下,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自此,一起因工伤赔偿引发的隐患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近年来,普光司法所积极推行“三心”服务模式,坚持以服务企业经济发展,保障工人合法权益为工作宗旨,全力以赴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持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
维权引导“一站式”,铺平维权“暖心路”。积极探索涉企调解领域“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直接引调、诉前调解、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制度。加强与派出所、法庭、综治中心等多部门、跨区域协同。对接派出所帮助协查,让每一个人当事人“找得到”;法庭为调解协议赋予强制执行力,让每一份协议“有保障”;法律援助中心提供诉讼法律援助,让每一次维权“有方向”,司法行政机关为困难农民工提供司法救助,让每一次公共服务“有温度”。
多元化解“同协作”,搭建调解“同心桥”。建立健全司法所、法庭、综治中心与工商联、劳动争议仲裁委“精准对接、精细关怀、精巧化解”的服务模式,强化涉企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联宣”,涉企纠纷“联调”,平安企业“联建”等部门联动模式。提升企业维权效率,降低工人维权成本,切实为企业提供精准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有效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争议调处“双服务”,打造维权“舒心室”。对涉及劳动争议、欠薪等纠纷较多的行业、企业,组建志愿服务队,采取送法上门、普法到家的形式,面对面、零距离对劳动建立、工伤认定、欠薪维权等问题进行服务,助推企业与农民工关系和谐发展。推动调解仲裁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大力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就地就近化解。对于疑难复杂、涉及多部门纠纷登记后分流解决,将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切实营造“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的营商环境。
近三年来,普光司法所调解劳动争议31件,其中工伤纠纷9件,经济补偿4件,追索劳动报酬18件。为企业员工提供法律援助共计9件,其中:工伤纠纷4件,经济补偿1件,追索劳动报酬4件,为保障工人合法权益,助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夯实了法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