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动红峰经济发展,红峰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本土优质自然资源,建立三项机制,激发民宿经济“活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主动分担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景区游客接待功能。
一是建立联系机制。建立民宿发展联系制度,落实党委领导包民宿产业线、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三级包联”,将民宿产业发展作为领导干部联系帮扶的重要事项,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带队督办干部走访调研联系民宿发展情况,为民宿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创新合作机制。创新采用“政府 业主群众”三方合作机制,政府负责环境综合整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村村级盘活闲置资源,群众房屋分片区对外整体打包出租,引进优质业主负责民宿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打造特色民宿集群。桥河村村小改建特色民宿正是应运而生的特色民宿,村委以闲置村小入股,成功引进业主打造古韵古风为主题的特色民宿,设计客房7间,分担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景区接待功能,预计景区开园后,可实现年利润30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10万元,实现业主和村集体合作共赢。
三是健全培训机制。先后组织民宿发展重点村党支部书记以及民宿经营主体10余人赴重庆周边特色民宿地参观学习。以返乡农民工为主体,依托县民政局开展的技能技术培训,重点开展家政服务、旅游民宿、电子商务、餐饮服务等“短、平、快”技能培训项目,吸引在外务工人员积极回乡发展民宿,既实现了人才振兴,又解决了就业难题,为民宿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