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新学期开学,学生集中出行增多,交通安全风险增大。为做好新学期全县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师生出行安全,宣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精心安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改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环境,努力为全县中小学生出行铺好“安全路”。
一、查找问题,缜密部署。一是开展针对性警力部署工作。认真分析研判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情况及往年春季开学后校园周边交通违法行为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提升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品质。二是通过走访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安排警力走访昆池中心校、胡家小学、大成中学、土黄中学等中小学校,认真听取校方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收集梳理交通短板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完善相关工作措施,协调做好交通安全防范,形成交通安全齐抓共管的格局。三是严格落实“一校一策”制度。根据辖区各学校的实际状况,实施“一校一策”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好各环节间工作衔接,深入推进治乱疏堵,确保万无一失。
二、排查隐患,筑牢防线。一是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针对春季道路交通管理特点,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周边道路进行实地勘察,认真开展现场调研和实情分析,依据学校门前道路通行条件、交通压力和民意社情等状况,合理完善“前方有学校”“请减速慢行”等醒目警告、限速标志,施划人行横道线、网状线和马路中心双黄线等交通标线。二是推行人性化管理服务模式。积极与校方沟通协调,在有条件的学校门前及相关道路,科学施划接送学生家长等候区、非机动车停放区,引导接送孩子家长有序停放车辆,提高学校门前道路资源使用率,保障车辆有序通行、即停即走,改善交通秩序。三是消除校车源头安全隐患。进一步强化校车源头管理,组织车管所民警,对全县27辆校车逐一登记、逐一审查驾驶证、车辆行驶证、检验合格证等信息,建立台账资料,确保做到掌握每辆接送学生车辆、每名驾驶人的具体情况。同时,从严查处报废汽车、低速货车、三轮摩托车等非法接送学生车辆,切实消除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三、加强管理,确保畅通。一是优化管理措施。结合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实际情况,采取限时停车、单向交通等优化措施,缓解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拥挤等情况。针对易拥挤的学校路段,主动联系学校与教育部门,建议实施错时上放学等措施,确保道路畅通。二是狠抓交通管理。将早晚高峰时段学校门口的交通违法整治行动,延伸至校园周边地区,运用校园周边设置监控抓拍系统,加大对大货车闯禁区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和处罚,重点查处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逆向行驶、违法载人,机动车违反规定停放、不礼让斑马线等违法行为,严处重治超速、酒后驾驶、假牌假证、无牌无证等交通违法行为,有效地保证车辆停放有序和道路畅通。截至目前,共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2000余起,其中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头盔700起、机动车未按规定停放500余起。三是强化协调共治。联合属地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210国道、201省道沿线中小学校周边易堵路段,早中晚易堵时段开展反复巡查,及时打击商家或小贩违规占道经营等行为,确保道路畅通有序。
四、安全宣传,文明出行。一是深入校园宣传。进一步完善“警校共管”工作机制,结合交通安全“五进”活动,组织民警深入校园开展“开学交通安全第一课”活动,通过播放形象生动的教育短片、发放交通知识宣传资料等方式,对交通安全知识进行普及和宣讲,提高“知危险,会避险”自我防护能力,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开学第一天,大队出动宣传民警20人次,播放宣传片2场,上安全课4堂,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受教育学生12000余人。二是突出阵地宣传。结合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在各学校设置交通安全宣传专栏,教室办黑板报,组织学生手抄报,在全校营造“人人重视交通安全、文明参与交通活动”的良好氛围。同时,路面民警在常态化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时,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向违法当事人进行现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时刻树立文明交通的安全理念,为开学际创建良好的交通宣传氛围。三是依托媒体宣传。主动联系媒体记者,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酒驾醉驾等典型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呼吁社会公众积极关注学生出行交通安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文明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