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危险化学品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要求,通过网格化排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究”、“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加强行业指导,确保排查深入、科学、准确、全面。
二、工作目标
(一)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进一步摸清并得到重点管控。
(三)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
(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应急救援能力大幅度提高,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危险化学品事故得到有效防范。
三、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镇综合执法办公室、城乡基层治理办、农业服务中心和村镇建设办的部门负责人、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综合执法办,负责日常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部署阶段。
各村(社区)和危险化学品主体责任单位,按照总体要求,制定具体的落实办法,明确职责,细化措施,认真部署,营造氛围。
(二)整治阶段
各村(社区)和危险化学品主体责任单位,要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工作按期完成。
(三)总结阶段
(四)镇政府将组织开展验收工作,各村(社区)和危险化学品主体责任单位要及时汇总本辖区、本单位开展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总结梳理好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火灾隐患预防和整治的长效机制。
五、治理的内容和工作措施
(一)全面排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
1.全面摸排风险。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印发〈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行业品种目录〉的通知》(国安委〔2016〕7号)和《宣汉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宣安委〔2016〕6号)要求,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布档案。
2.重点排查重大危险源。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等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排查。
(二)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
1.加强高危化学品管控;
2.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控;
3.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及罐区的风险管控;
4.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控;
5.加强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攻坚战成果。
(三)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1.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一是落实行政管理责任。健全完善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和责任事故追究“四不放过”原则。二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岗位管理和现场管理,提高企业自主安全管理和防范水平。三是落实部门监管责任。推动负有安全监管监察职责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日常照单监管,失职照单追责。
2.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明确落实每一处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管责任,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健全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和重大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红色、橙色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
3.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自查、自改、自报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政府部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网络管理平台并与企业互联互通,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对重大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挂牌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对整治不到位的,不得进行生产,并公开曝光。
(四)严厉打击惩治违法违规行为
1.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全面推行重点防控措施:(1)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意见》(川办发〔2016〕2号)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未经许可和超规划许可范围进行生产、经营(储存)的。或经停业整顿后仍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依法实施关闭;(2)加强对长春加油站的隐患排查和监督管理,特别是对重点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专业化监管。
2.强化群防群控。推行执法曝光工作机制,强化警示教育。加大举报奖励力度,进一步畅通渠道,鼓励发动群众举报、媒体曝光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社会监督。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完善联合惩戒机制。
(五)切实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1.加强岗位应急培训。健全应急培训制度,针对岗位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第一时间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2.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队伍建设,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的资金投入。建立应急救援社会化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3.健全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健全单位之间、政企之间应急协调联动制度,确保预警、报警、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完善企业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响应,确保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援。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社区)、镇级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重特大事故重要性、紧迫性和事故规律性的认识,把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牛鼻子”工程,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抓实抓好,带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推进。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内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和措施,明确目标任务,抓紧组织推进,强化跟踪落实,力争取得实效。
(二)突出重点,做到精准实施。
各村(社区)、镇级部门,要结合事故规律特点,抓住关键时段、关键区域、关键单位、关键环节,从构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强化技术保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推进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源头治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入手,从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多个角度,制定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对症下药、精准实施。要建立跟踪督办制度,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加强协调督促,加快各项工作推进步伐,确保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