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域商业体系调研报告
来源:宣汉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3-02-01
浏览次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狠抓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发展商贸企业,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积极调整商业业态,商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一个多业态的商贸流通网络初步形成。 

一、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基础情况

(一)宣汉县情

宣汉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川渝鄂陕结合部,幅员4271平方公里。人口超100万,在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辖35个乡镇、2个街道办、342个村、79个社区。天然气预计储量1.5万亿方,普光气田是全国最大的海相整装气田,境内有中石化普光净化厂(全球第二、亚洲第一)、中石油南坝净化厂两个脱硫厂,年拥有150亿立方的天然气和285万吨的硫磺产能;拥有全球第一个海相富锂钾资源矿,普光地区1116平方公里范围内,富锂钾卤水储量21亿方,新型杂卤石钾盐矿中硫酸钾资源量达10亿吨以上,经济价值近万亿元;煤炭储量1.6亿吨。境内耕地88.89万亩,其中田55.26万亩,地33.63万亩,是全国黄牛、茶叶、白肋烟、粮油商品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还是全省奶牛、生猪、速丰林、木本药材商品生产基地,全省优质油菜第一大县、全省第二大奶源基地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呈七山一水两分田总体地貌,现有34A级景区,63A级景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巴文化的发源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革命老区县、四川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 

(二)宣汉商业体系发展现状

一是商业业态建设。宣汉县商业业态以零售类业态为主,其次是餐饮服务类业态和休闲娱乐类业态,业态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为巴人广场商业综合体、金鼓广场商业综合体和宣汉商贸物流园。现有县级商贸中心2个,运营面积8万平方米,业态包括食品、百货、服饰、家电、餐饮、影院等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乡镇主要以大中型超市和商业街为商业载体,现有乡镇商贸中心20个,覆盖率达到57%,主要以日用品零售、农产品销售、农资农具、餐饮服务等为主。村级便民商业网点450个,面积3.6万平方米,村级便民商业网点覆盖率80%。 

二是电商服务体系建设。现有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乡级电商服务站5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80个,电商示范社区5个。 

三是物流体系建设。现有县域仓储物流中心1个,建筑面积1556平方米,乡(镇)物流配送站53个。 

四是从供应链下沉农村情况。全县通过新建、改造、合作等方式引导连锁超市、连锁餐饮、电商平台等商贸流通企业进乡镇,全县共有连锁超市15家,其中乡镇有连锁超市5个,占全县连锁超市数量的30%。连锁餐饮店8家,其中乡镇有连锁餐饮店3家,占全县连锁餐饮店的37.5%。村级连锁商店或特许加盟、联营联销小卖部150家,建制村覆盖率达到33.3%,其中31.2%以上的村级店具有日用消费品、农资、电商、邮件代收代投等综合服务功能。 

五是从企业发展情况。宣汉规上物流企业11家。年营业收入都在2000万元以上。主要运输煤炭、硫磺、家居、普通货物、建材等。小微企业52家。年营业收入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4家,规模在100—500万元的有9家,其余38家都在100万元以下。主要运输普通货物、家居、日常生活用品及建材等。2021年,全县规上物流企业营收达2.5亿元,同比增长35.2%。快递企业7家,包括邮政、顺丰、韵达、申通、中通、圆通、极兔。其中邮政乡镇布点共34个,主要经营邮政快递业务及相关的设计、施工等服务项目。年营业收入1.6亿元。乡镇共有快递代办点191个,实现了乡镇全覆盖。村级站点81个,覆盖率为19%2021年,全县快递业务量为3940万件,同比增长25.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统一有效的市场建设网点规划。商业网点缺乏系统长远规划,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网点杂而乱,功能不配套。如夜经济、地摊经济等,网点重复建设,同业恶性竞争,社会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城区市场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现代流通方式的比重较低,新型流通业态发展仍较缓慢。连锁超市、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近年来虽有所发展,但规范程度不高,传统经营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大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发展不足,特色经营不突出,特色商业街和培育市场的措施不力。 

(三)商贸流通企业现代化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尚处于慢慢转变期,个别企业虽然在形式上成了连锁,但通常只是统一店名和标识,在具体运作方面未能达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要求。县域商业集聚消费和满足消费的功能偏弱。传统百货商场、街边店以及定期集市仍是消费主要业态,商业服务转型升级步伐偏慢,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等现代商业和数字化消费新场景较欠缺。对商业发展规划不够重视,对商业中心打造不够,商业浓度”“商业品位的外显度不足。 

(四)市场主体发展落后,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据调查,除两个街道办事处及南坝、胡家等几个重点镇外,有异域美食餐厅、书店咖啡厅、知名连锁餐厅、网红茶饮店等业态呈现,其他乡镇商业业态单一,特别是农村商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低,农产品流通标准化、数字化水平较低,农村商业网点连锁化、品牌化、服务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农村消费者需求。总之,目前就我县的商业体系,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三、发展对策及建议

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协调、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利益共有、整体规划、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要求,提高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扩大生产生活消费水平。 

(一)加强市场的统筹规划,调整市场结构,培育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商业网点,促进城区商业网点全面均衡发展,合理布局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以推动西商农博园为重点,加快西区新城建设,以建设县城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为目标,建好特色区域、购物中心、专业市场、宾馆酒店等;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的大型企业来我县发展,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做大做强企业;三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持一批基础好,信誉度高的本地企业采取连锁、并购、重组和扩建等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完善经营设施、改造经营环境、提升服务水平、规范经营管理、提高市场知名度、创建品牌市场 

(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升商贸企业服务水平。鼓励利用电子网络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商贸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使其成为商贸流通企业信息化的基本载体,引导企业与中国电子商务中心、阿里巴巴优秀网络交易平台去合作,为我县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广交会。 

(三)助农活商不断增强农产品上行功能。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农村消费双提升工作定位,补齐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设施短板,建立更紧密的产销衔接机制,增加农产品上行功能,保障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改造升级一批农产品产地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集贸市场等,打通本地微循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带动农民增收,建立农产品稳定的销售渠道。 

(四)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认真落实省、市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省部级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市场投入力度,牢牢把握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运作原则,对公益设施和农贸市场建设,采取政府独立投资和政府入股投资的办法,对营利性市场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但设施的规划建设必须与城市建设一道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要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前提下,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思路,做到建设一期,经营一期,滚动发展,综合受益,逐步提升市场人气,保障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