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职能简介
1.为园区企业提供创新孵化、科研转化、管理咨询等服务工作;
2.为企业提供项目设计,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帮助园区及区域内企业改造落后生产方式,提升工艺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自立创新课题或项目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研发成果可申请专利,申报奖项,成果转让;
3.密切联系新材料领域各行业协会积极推介园区建设,重点协助园区招商引资,逐步打造省级、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园区,面向新材料领域的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寻求紧密合作,为园区提供政府咨询,为入园企业提供项目咨询、管理咨询、性能评价、标准论证、人员培训等服务。
4.负责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加强与南京玻纤院的深入合作,目前已成功帮助科睿新材、普源、普菲、仨森等企业完成技术升级、市场开拓、企业融资等工作;二是与江苏省硅酸盐学会成立“江苏•成渝(经济圈)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推进办公室”,加强技术引进、研发和新产品开发,为企业建设发展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三是成功申报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四是与华融瑞泽投机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园区企业融资工作。第二部分 2021年度单位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度收、支总计246.54万元。与2020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129.58万元,增长52.56%。主要变动原因是南玻院专家的人工费用由本单位支出。
2021年本年收入合计246.5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46.54万元,占100%。
2021年本年支出合计246.5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46.54万元,占100%。
2021年财政拨款收、支总计246.54万元。与2020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增加129.58万元,增长52.56%。主要变动原因是南玻院专家的人工费用由本单位支出。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46.54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2020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增加129.85万元,增长52.56%。主要变动原因是南玻院专家的人工费用由本单位支出。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46.54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科学技术(类)支出115万元,占46.65%;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6.27万元,占2.54%;卫生健康支出3.41万元,占1.38%;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类)支出117.16万元,占47.52%;住房保障支出4.7万元,占1.91%。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为246.54万元,完成预算100%。其中:
1.科学技术(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款)共性技术与开发(项): 支出决算为115万元,完成预算100%。
2.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 支出决算为6.27万元,完成预算100%。
3.卫生健康(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支出决算为3.41万元,完成预算100%。
4.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类)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款)机关服务(项):支出决算为20.82万元,完成预算100%;其他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支出(项):支出决算为46.34万元,完成预算100%。其他资源勘探工业信息(款)其他资源勘探工业信息支出(项):支出决算为50万元,完成预算100%。
5.住房保障(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支出决算为4.7万元,完成预算100%。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246.54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74.63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奖励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公用经费171.91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工会经费、其他交通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4万元,完成预算100%。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2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4万元,占100%。具体情况如下:
1.公务接待费支出4万元,完成预算10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2020年增加4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2020年我单位首年独立预算,暂无公务接待费支出。其中:
国内公务接待支出4万元,主要用于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用餐费。国内公务接待40批次,400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员),共计支出4万元。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3.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5.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指事业单位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当年收支差额的金额。
6.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7.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缴纳的所得税、提取的专用结余以及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的金额等。
8.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或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9.科学技术(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款)共性技术与开发(项):指南京玻纤院专家的人员支出。
10.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 指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11.卫生健康(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指财政部门集中安排的行政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经费,未参加医疗保险的行政单位的公费医疗经费,按国家规定享受离休人员、红军老战士待遇人员的医疗经费。
12.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类)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款)机关服务(项)、其他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支出(项),其他资源勘探工业信息(款)其他资源勘探工业信息支出(项):指完成园区招商引资及运营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3.住房保障(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指行政事业单位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以及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14.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15.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6.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7.“三公”经费:指单位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附件
2021年100万元以上(含)特定目标类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自评 |
| ||||||
主管部门及代码 |
| 实施单位 |
| ||||
项目预算 | 预算数: |
| 执行数: |
| |||
其中: 财政拨款 |
| 其中: 财政拨款 |
| ||||
其他资金 |
| 其他资金 |
| ||||
年度总体目标 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 |||||
|
| ||||||
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预期指标值 | 实际完成指标值 | ||
完成 指标 | 数量指标 |
|
|
| |||
质量指标 |
|
|
| ||||
时效指标 |
|
|
| ||||
成本指标 |
|
|
| ||||
效益 | 经济效益 指标 |
|
|
| |||
社会效益 指标 |
|
|
| ||||
生态效益 指标 |
|
|
| ||||
可持续影响 指标 |
|
|
| ||||
满意 | 满意度 指标 |
|
|
|
(注:有两个及以上100万元以上(含)特定目标类部门预算项目的,需分别开展绩效目标自评并填写附表)本表无数据
第五部分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