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华镇聚焦粮食安全战略,坚决守牢耕地红线,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气着力解决土地撂荒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应种尽种。截至目前,新华镇已完成撂荒耕地整治复耕936亩,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进一步盘活。
宣传发动“全方位”。新华镇始终坚持把宣传发动和积极引导群众作为撂荒耕地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在全镇营造整治撂荒耕地的浓厚氛围。“线上”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向群众推送撂荒耕地整治、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和上级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文件精神等,明确保护耕地的责任和义务;“线下”通过院坝会、入户走访、发放张贴种粮扶持政策、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发动。工作开展以来,已召开相关院坝会50余场次,总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50余幅。
摸清底数“全覆盖”。撂荒耕地治理工作启动以来,新华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领头雁”效应,对照“三调”图斑数据,通过党委、政府发动,支部村委推动,党员群众联动等方式,深入田间地头,逐地逐块摸清底数,逐一弄清地块性质,查清撂荒原因,核准撂荒面积、厘清承包关系等情况,建立撂荒耕地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监测管理,为撂荒耕地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复耕复种“全动员”。针对摸排出来的撂荒耕地,新华镇充分动员种植主体积极参与复耕复种。对群众自愿复耕复种的,与群众签订自愿复耕协议,并督促农户自行复耕到位。对集中连片且群众无意愿耕种的撂荒耕地,鼓励种植业合作社、业主等通过转包、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复耕复种,做到应种尽种。对暂时无法引进业主的,且集中连片的撂荒耕地,由村集体牵头组织村组干部、公益岗位人员进行复耕复种。截至6月,全镇完成的936亩撂荒耕地治理中,群众自行复耕121亩,引进业主复耕413亩,村集体牵头复耕402亩,并全部用于粮食作物种植。
长效巩固“全过程”。前期整治是基础,后续巩固是关键,新华镇建立四项长效机制,防止二次撂荒。以激励机制“促参与”。对积极参与整治撂荒耕地的业主和大户予以申报项目扶持,在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上优先倾斜,促进种植大户和业主积极参与到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当中;以扶持机制“增动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耕种撂荒耕地种植奖励扶持措施,对连片治理的撂荒耕地,在县级奖补的基础上,镇级再按照治理等级、治理标准予以奖补。同时,积极争取协调,为种粮农民提供了免费良种,降低群众种粮成本;以技术指导“提收益”。建立一村一农技员机制和严格考核机制,督促农技员定期深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块加强种植技术指导,以科学的种植方法促进撂荒耕地治理后的增产增收。以惩戒机制“兜底线”。严格落实“谁种地谁享受补贴,谁经营谁享受补贴”,坚决取缔撂荒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坚决终止撂荒两年以上的土地经营流转合同,坚决靠实主体责任,对出现二次撂荒的和连片撂荒耕地达到50亩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