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明确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扑救方法、保障措施和扑救安全,全面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指挥
乡森林防灭火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全乡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行动,下设7个工作组,协调联动开展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
(一)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组成人员
指挥长:刘林涛 党委书记
罗 辑 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指挥长:曾 祥 党委委员、副乡长
符柏平 副乡长
成 员:贺大权 党政办主任
王 东 财政所所长
陈良金 应急办主任
王仲军 自然资源所所长
谢明耀 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甘爱平 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
龙 涛 综治办主任
李晓平 自然资源所会计
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应急管理办公室,由陈良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森林防灭火指挥部负责扑火力量的组织与动员、居民点及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
(二)处置工作组
1.前线指挥部
指 挥 长:罗 辑(联系电话:15082854597)
副指挥长:曾 祥(联系电话:13778389058)
贺大权(党政办主任)
陈良金(应急办主任)
王仲军(自然资源所所长)
龙 涛(综治办主任)
成 员: 牟达钊(龙泉中心校校长)
颜 春(龙泉卫生院院长)
许丕均(河口社区支部书记、主任)
桂福兵(鸡坪社区支部书记、主任)
周光权(草坝村支部书记、主任)
彭千兵(扇坡村支部书记、主任)
蒲启顺(坪溪社区居委会主任)
李永太(罗盘村支部书记、主任)
黄其明(老场村支部书记、主任)
向应田(高架村支部书记、主任)
但汉东(水古村支部书记、主任)
胡晓玲(黄连村支部书记、主任)
职能职责:负责组织指挥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根据火灾现场情况,制订人员疏散、兵力投入、扑救方法等灭火方案,协调应急处置力量,调配灭火应急物资。
2.火灾扑救组
组 长:刘林涛(联系电话:13547228967)
副组长:罗 辑(联系电话:15082854597)
成 员:乡群众性应急扑火队、火灾发生地村群众性扑火队扑火队员花名册附后。
职能职责:负责科学、安全扑救森林火灾。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胡 健(联系电话:15082885066)
副组长:贺大权(联系电话:18782861671)
成 员:王 东、任 露
职能职责:负责组织灭火机具、车辆、食品、水等物资。
清单附后。
4.综合协调组
组 长:刘 阳(联系电话:15181464490)
副组长:陈良金(联系电话:13882800091)
成 员:唐登辉、杨俞平
职能职责:负责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报告、发布,通知相关人员按要求集结赶赴现场,传达上级和前线指挥部命令和要求。
5.医疗保障组
组 长:曾 祥(联系电话:13778389058)
副组长:颜 春(联系电话:13551435828)
成 员:蒋福浪
职能职责:负责开展伤员医疗救治工作。
6.人员转移和安全维稳组
组 长:符柏平(联系电话:14781847333)
副组长:王仲军(联系电话:13981464005)
成 员:谢明耀、李晓平
职能职责:负责组织火灾发生地群众转移和安置,加强治安管理,依法处置有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协调化解因火灾造成的矛盾纠纷等。
7.事故协调调查组
组 长:黄吉兵(联系电话:13404031833)
副组长:邓小波(联系电话:13981495946)
成 员:甘爱平、李 建
主要职责:负责对起火的时间、地点、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积和蓄积、扑救情况、物资消耗、其他经济损失、人员伤亡调查处理,维护受灾林区稳定。
二、信息报告和处理
(一)各村(社区)、单位或护林员发现森林火情应当立即报告乡政府(电话:5816001)或拨打12119进行报警。乡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群众报警或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火情通报后,立即电话联络发生火灾的村(社区)、单位或护林员现场核实火情,及时收集确认火情信息,上报乡政府和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并做好火情信息登记。
(二)及时传达上级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命令和要求。
三、应对工作
应对条件:
(一)全乡所辖范围森林防火区内发生火情及火势蔓延可控的一般森林火灾。
(二)周边乡镇边界发生的火情。
应对措施:
(一)接到火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核实,确有火情,应当立即报告乡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并迅速组织当地村社义务扑火队和干部群众,利用工具开展扑救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二)乡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进入应急状态,报告相关领导,及时调度火情信息,并通知7个工作组组长组织相关人员迅速集结、携带装备、物资赶赴现场,乡主要领导赶赴现场。
(三)通知其他村(社区)、单位做好应急支援准备。
(四)火情不可控时,请求县级增援,服从县级工作组的统一指挥、调度。
四、现场处置
(一)侦察火情
由当地熟悉地形人员作为向导,对整个火场进行全面侦察,研判气象、地形、环境等情况及是否威胁人员密集居住地和重要危险设施,初判火情发展态势和蔓延趋势。
(二)疏散安置
当居民点等人员密集区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及时将人员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到安全地方,并采取有效阻火措施,防止火灾蔓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火灾扑救
扑火力量在前线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下,明确任务分工,落实扑救责任,科学组织扑救,在确保扑火人员安全情况下,迅速有序开展扑救工作,严防各类次生灾害发生,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期阶段。
加强火场管理,保持通信畅通,设置火情观察哨,提前预设紧急避险措施,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及时预警,确保扑火人员安全。
(四)伤员救治
组织乡卫生院医护人员和救护车辆在扑救现场待命,如有伤病员,视情况实施现场救治或迅速送医院治疗,必要时对重伤员实施异地救治。
(五)保护重要目标
军事设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电力、通信设施、学校、村庄、居民区等重要目标物或重大危险源受到火灾威胁时,迅速疏散受威胁的群众,视情开设隔离带等手段,减小威胁,并及时报告县森林防指调集专业队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并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以水灭火、开设隔离带等手段,全力消除威胁,组织抢救、运送、转移重要物资,确保目标安全。
(六)维护社会治安
加强火灾受影响区域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借机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火场周边交通秩序管控,保障救援力量和物资运输的通道。
(七)火场清理看守
森林火灾明火扑灭后,继续组织扑火人员做好防止复燃和余火清理工作,划分责任区域,并留足人员看守火场,严防死灰复燃。经检查验收,达到无火、无烟、无气,扑火人员方可撤离。
(八)应急结束
在森林火灾全部扑灭、火场清理验收合格、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后,终止应急响应。
(九)善后处置
对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褒扬。
五、扑火常识
(一)扑火要求
1.扑火目标:就近用兵,快速反应,及时准确,速战速决,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2.扑火原则: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重要设施的安全。
3.扑火战略: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扑救为辅。
4.扑火战术:采取“阻、隔、清”相结合,先控制蔓延,再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5.扑火时间:早晚气温低、湿度大、风小火弱,是灭火最佳时机。
6.扑火力量:坚持以群众性扑火队伍、村(社区)扑火队、基干民兵等就近力量为主,其他力量为辅。
7.扑火责任:采取分段包干、分级指挥、明确责任,实行扑火、清理、看守火场责任制。
(二)扑火方法。
1.人工扑打:以10人编成小组,利用鲜活树枝或打火把等,采用车轮战术,轮流扑打,轻举重压,边打边扫,控制蔓延,消灭余火。
2.阻隔灭火:结合河流、道路等天然障碍物,在火头前方适当地方开设防灭火线、生土带或防灭火沟等隔离带,配合部分人力扑火、看守。
3.用水灭火:就近消防池、河流等水源,利用提水工具、抽水泵等,用水直接灭火。
4.化学灭火:利用灭火器或化学药剂灭火。
5.以火攻火:实质也是一种阻隔灭火方法。遇强烈火灾或重要设施受到威胁时,选择有利地形,在火灾前方点迎面火,烧出防灭火线、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
(三)扑火技术。
1.初期火:发现早,火势小,燃烧弱。利用就近力量,快速反应,控制蔓延,一举歼灭,清除余火。
2.上山火:燃烧快,难以扑打。采取逐步控制方法,即先扑打座火,扑灭火场底部火线,将火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后两翼推进、追歼火头或火场、迂回两侧、夹击火头,进而合围歼灭。
3.下山火:火势较小,燃烧缓慢。先阻隔火头,控制火场,再突入火场、迂回两侧、夹击火头,进而合围歼灭。
(四)扑火安全。
1.加强组织领导:指挥员要熟悉火场情况,扑火队伍要听从指挥,禁止动员老弱病残、小孩孕妇参加扑火;要做好通讯联络、医疗救护工作。
2.强化安全教育:上山下山要清点人员;不扑迎面火,不从山上往山下扑冲火;不在悬崖陡壁、乱石峭中打火,在风大火猛时暂停扑打。
3.紧急避险:选择空旷地、河沟、道路、林中空地、火烧迹地、植被稀少地、迎风平坦地休息,严禁走沟槽、顺风跑、攀爬松石、拉扯枯焦树枝。紧急情况下,可点顺风火解围,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脸贴湿土,卧倒避险,或用衣物蒙住头部,保护眼睛,钻火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