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 创新谋划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路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军人退役到地方工作,是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要安置好,也要使用好,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要拿出一些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主动帮助解决好退役军人、职工安置工作。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也十分关心和重视退役军人工作,要求大力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为此,退役军人事务部等军地1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如何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将《意见》真正落到实处,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趟出了一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不寻常之路。
一、现状分析
宣汉是川陕革命老区县,国家级贫困县,全省兵员大县,退役军人基数大、人员构成呈多样化:一是从性别、年龄和学历看。绝大多数为男性,占98%;年龄方面,40—49岁占51%,30—39岁占32%,30岁以下占15%,50岁及以上2%;学历方面,高中(中专)及以下最多,占64%,大专(高职)占32%,本科及以上占4%。二是从服役年限和立功受奖情况看。2年的最多,占34%,5年的占26%,8年的占12%,10年及以上的占28%;有83%的人受过嘉奖及以上奖励,立过三等功的占28%。三是从工作和生活情况看。失业的较多,占62%,有21%的已就业,有17%的已创业;有就业意愿的占62%,有创业意愿的占32%,无所谓的占6%。通过掌握的统计资料,大部分退役军人自身文化程度偏低,在接受新岗位、新事物等方面有所脱节,对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不了解,加之对再就业、创业没有明确方向,对退役后创业有消极、焦虑情绪,导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比例不高,创业就业突出典型较少。这些都给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二、主要做法
(一)超前对接部队,掌握就业创业意愿
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探索、细化措施,变被动为主动,落实专人提前向部队邮寄《2020年宣汉籍退役士兵就业意愿表》、《2020年宣汉籍退役士兵创业意愿表》、《2020年宣汉籍退役士兵培训意愿表》等函件,广泛征求宣汉籍即将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培训意愿,提前谋划即将退役士兵的迎接、培训、就业、安置等相关工作。同时以此为契机推动建立了军地信息沟通机制,常态化与部队联合开展早期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工作,引导、帮助即将退役士兵更好融入社会,迈好工作转轨、事业转型、人生转折的关键一步。
截至目前,已向青海省武警总队一支队、新疆武警、甘肃空军试验部队、西部陆军、南海舰队等十二支部队邮寄了《2020年宣汉籍退役士兵就业意愿表》等信函,覆盖人数300余人,提前为即将退役士兵搭建了就业创业暖心平台,消除了退役前的恐慌、不安心理。此举得到了各部队和即将退役士兵高度认可。
(二)开展指导交流,增强就业创业信心
定期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和权威人士授课,开展就业指导交流会。围绕如何认清当前就业形势、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提升个人职业素质、珍惜就业机会,引导退役军人正确看待军旅生涯、正确看待转业、正确看待新岗位,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通过就业指导交流会,让退役军人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与用工单位零距离接触,从而增强就业
(三)引入专业公司,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为更好地促进宣汉县退役军人就业,拓宽退役军人上岗渠道,鼓励引领他们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实现和提高稳定就业,充分体现退役军人自身价值。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四川名升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利用人力公司的资源、专业服务优势,全程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保姆式、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一是建立退役军人人才库。对所有退役军人的就业意向做一个详细的了解,针对退役军人在部队期间参与的各项活动及表彰、退役后参与的培训项目进行实时记录,形成第三方公正客观的人才档案。
二是筛选优质企业及岗位。实地考察和甄选省内外和有相关需求的央企、国企及机构,并达成合作共识。目前已与 “四川省劳务开发协会、京东、无锡夏普电子、上汽大众集团、中石油运输公司、上海宝钢、上海宝冶和中核集团等企业及机构达成意向性合作。
三是开展职业测评。利用“人才库”资料,对全县退役军人的前期就业选择做了详细的了解分析,从中推断出个体所具备的素质,帮助个体收集并分析自身所在的价值观、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信息,根据社会和组织环境所能提供的职位信息,确定职业目标,运用恰当的职业策略,增强职业目标达成的可能性,适时地做出恰当的职业选择。
四是匹配岗位和后续职业指导服务。对测评优质的退役军人优先匹配岗位,对测评较差的退役军人重新进行评估,提供进阶的职业指导服务,退役军人测评后反复推荐不成功的(三次以上的),将重新进行测评(包括写测评语)和后续职业指导服务;同时做好退役军人测评后推荐成功和后续职业指导服务(包括在职场中所遇见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对已经有工作的退役军人在工作中,为梳理他任何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包括在职场中所遇见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想换工作的)。
五是搭建好线上企业与退役军沟通交流平台,开办宣汉县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专网,为退役军人提供线上就业机会,创业就业专网负责招聘企业筛选、岗位信息推送及随时更新、后台软件写码及更新、新闻宣传及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及发布、个人求职优先推荐等。
(四)选树创业典型,促进就业创业激情
为搭建退役军人创业项目展示交流和资源对接平台,营造关心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良好氛围,挖掘创业突出典型,展示创业风采,激发创业热情,弘扬创业精神,以创业带动就业。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开展“宣汉县首届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创业典型进行集中表彰奖励并授牌“宣汉县首届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特别突出的创业示范基地由县电视台开办专栏进行宣传展播。目前,按《评选办法》已评出“宣汉县首届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9家,特别突出的创业示范基地4家,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通过“宣汉县首届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评选活动,一大批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典型被选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极大地鼓舞了退役军人创业创新热情。
(五)整合培训资源,破解就业创业培训
针对往年退役军人有就业培训意愿而无培训资金来源问题,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本着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想退役军人之所想、急退役军人之所急,转换思路,积极与县就业局、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单位—舟山市淀海区、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宣汉农广校等单位沟通协调,破解培训资金和师资力量问题。目前已与县就业局、宣汉职业中专学校等单位达成初步协议,能保证有培训意愿的退役军人100%实现就业培训。
三、经验启示
(一)拓宽宣传渠道,共树就业观念
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其主要的就业障碍源自缺乏政府安置的岗位,其背后原因之一可能在于他们对相关政策了解不足,亦或是他们传统就业观念尚未完全转变。鉴于此,需拓宽宣传渠道,比如,除了在政府宣传栏张贴相关政策信息以外,还多到基层、社区或退役军人家里派发政策宣传单或进行宣讲,也可利用电访以及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进行宣传,进而帮助退役军人准确理解相关政策,转变就业观念。对于积极创业和有一定创业基础的退役军人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多渠道扩大就业创业经验的宣传,以达到带动广大退役军人创业的激情。
(二)强化思想引领,共建就业环境
帮助退役军人认清当前就业形势,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提升个人职业素质,珍惜就业机会,引导正确看待军旅生涯、正确看待转业、正确看待新岗位,帮助大家缩短适应期,拓宽退伍军人上岗渠道,鼓励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实现和提高稳定就业,切实增强退役军人归属感,更好实现退役军人自身价值,提高了退役军人的就业率。
(三)开展个性培训,共享就业政策
开展个性化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通过举办相关培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学历水平,增强其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由相关部门牵头开展一些相关的专业性适应训练,在考虑退役军人的学历、能力、兴趣爱好、就业意向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基础上,开展分层分类的个性化专业培训,分层设置培训内容,按需分配培训专业,灵活安排培训时间,以人为本,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优势与潜能,为其顺利就业与创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