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12月24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来源:达州市宣汉生态环境局
发布日期:2019-12-24
浏览次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6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18-5207727

通讯地址:宣汉县政务服务中心环保窗口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普光分公司P3021-5井产能建设项目

宣汉县普光镇新滩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

 成都中环国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拟在宣汉县普光镇新滩村新钻一口P3021-5开发评价井,永久占地面积3440m2。项目总投资567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6万元,其设计井深6672m,垂深为5609m,目的层位为飞仙关组,其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井场(136m×58m),其中设置泥浆循环系统1套(每套含8×30m3泥浆循环罐、振动筛、离心机等)、泥浆储备罐(16×60m3)、柴油罐(2×20m3)、压裂液罐(20×50m3)、污水池(利旧,1000m3)、岩屑池(利旧,1000m3)、清水池(利旧,1000m3)、主放喷池(利旧,300m3)、副放喷池(利旧,300m3),进场道路利旧,配套建设供水供电、环保工程等。井口天然气经一级节流后通过新建500m集输管道输送至P302集气站,依托P302集气站,经二级、三级节流及加热、分离、计量后接入已建外输流程,天然气配产35×104m3/d。

1.加强废水处理措施。项目实施雨水分流,井场四周设置排水边沟,合理设置放喷池、污水池及岩屑池,并做好防腐防渗防雨淋处理。施工废水收集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钻井废水预处理后应满足回注标准,由罐车运至普光11井回注站回注。压裂返排液经中和预处理后会同洗井废水、初期雨水送放喷池、污水池暂存,由罐车拉运至赵家坝污水站处理达标后运普光11井回注站回注。管道试压废水收集沉降后作为绿化用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处置后用作周边农肥。运营期采气废水送赵家坝污水站处理达标后运至普光11井回注站回注。

落实废水收集池的雨污分流和防雨、防渗漏等措施,防止废水外溢、渗漏;加强各类废水收集、暂存、处理及运输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避免违规排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加强钻井期间对周围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2.加强废气处理措施。采取封闭施工,采取密闭运输,车辆进出场前需做除尘处理,实时洒水降尘。钻井过程中采取喷淋降尘,抑制粉尘污染。柴油机发电机废气进自带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运营期水套加热炉燃烧废气经8m高排气筒排放;事故放空废气、检修废气应经火炬燃烧处理后排放。

3.加强噪声控制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通过采取基础减震、建筑隔声措施,消声减振装置等措施;合理安排压裂作业,避免夜间扰民;测试放喷之前,应按要求及时疏散 500m 范围内的居民,减少噪声影响。

4.施工期加强岩屑、废泥浆、废油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收集、运输及暂存、处置等过程的环境管理,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及新的环境问题。工程开挖土石方尽量回填,合理布设弃土场,多余弃土送弃土场填埋处置;钻井岩屑及废弃泥浆排入污水池及岩屑池中暂存,经固化处理后,根据就近原则进行资源化利用,严禁乱倒乱弃;废矿物油按危废相关要求收集暂存后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建筑垃圾送当地指定的建渣场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加强污水池及岩屑池防渗措施,运营期清管废渣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2

普光分公司M9井产能建设项目(重新报批)

宣汉县毛坝镇炉旺村六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

 成都中环国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宣汉县毛坝镇炉旺村六组,2018年8月我局以宣环审[2018]64号批复了《普光分公司M9井产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项目完钻后进行试气,气藏较好,项目配产由原批复的30万立方米/日变动为80万立方米/日。根据《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2015]52号),该变动属于重大变动清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应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变动后,项目配产从30万立方米/日调整为80万立方米/日,其余建筑内容与原环评一致。

1.加强废水处理措施。施工废水收集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管道试压废水收集沉降后作为M502集气站应急水,不外排。运营期气田采出水和作业废水拉运至大湾403污水站处理达标后送毛开1井回注站回注处置。对各类池体采取严格的防渗、防溢流、防泄漏、防腐蚀等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落实废水收集池的雨污分流和防雨、防渗漏等措施,防止废水外溢、渗漏;加强各类废水收集、暂存、处理及运输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并实施全过程监控,避免违规排放,确保区域用水安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加强钻井期间对周围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2.加强废气处理措施。采取封闭施工,采取密闭运输,车辆进出场前需做除尘处理,实时洒水降尘。运营期水套加热炉燃烧废气经8m高排气筒排放;事故放空废气、检修废气应经火炬燃烧处理后排放。

3.加强噪声控制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通过采取基础减震、建筑隔声措施,消声减振装置等措施,确保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2类标准。

4.施工期加强施工废料收集、运输及暂存、处置等过程的环境管理,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及新的环境问题,建筑垃圾送当地指定的建渣场处置,废包装材料和焊接废物集中收集后外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运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5.施工期应加强对缓蚀剂等环境风险物质的暂存管控,运营期加强对设备、管线的检修、维护,严格落实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避免废水池外溢和井喷失控等风险事故发生导致的事故性排放,确保环境安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