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岭镇再发力冲刺脱贫攻坚
来源:县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19-03-07
浏览次数:

红岭镇距县城12.9公里,人口1.6万,辖8个村、1个社区,其中:贫困人口807户2864人,2018年底,完成减贫733户2651人,界湾、茅坪、高洞3个贫困村实现退出。在取得脱贫攻坚阶段成效基础上,党委政府再发力冲刺脱贫攻坚。一是走访收集民意厘清整改问题。镇主要领导“变脸”到贫困户,对标对表查看档案资料是否完善完备、帮扶责任人是否按时到户、帮扶措施是否落地生根、相关政策是否知晓享受、屋内外环境是否整洁等,走访发现问题45个,形成整改台账,发点球到村到人。目前,问题整改到位37个,同步采取“回头看”方式对整改成效跟踪抽查,对拖延且整改不力的相关责任人给予严肃问责。二是广泛宣传扩大政策知晓率。为提升帮扶干部能力,学习帮扶干部优秀事迹;结合红岭镇实际,利用悬挂横幅、村村响、LED屏等全覆盖宣传精准扶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政策,及时传达党的声音;组织召开新春联谊会、院坝会,广纳乡友意见建议100余条,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500人次。印制“脱贫攻坚帮扶干部手册”500余份,细化帮扶措施,打造帮扶干部走访必谈、必填、必看、必传“四部曲”,压实责任,精准发力;结合开展“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征集活动,组织70余名镇、村干部进百家门做百姓“收音机”、知百家事当百姓“传声筒”,目前收集群众最不满意事项1000余件,正在办理的事项200余件。三是特色产业引领脱贫致富。通过考察全镇土壤、气候条件等,依托独特区域优势,誓将荒山荒坡和撂荒土地变废为宝,拟定“变废为宝、抱团发展”思路,经过多次开会协商讨论,采取统一规划、统一上课培训、统一询价采购、统一安苗种植、统一防病治虫发展方式,组织带动8个村、63个村社、4500多农户参与青花椒种植。春节期间,邀请四川国光公司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以培训会形式对椒农进行技术指导。四是创新管理模式形成产业支撑。采取“三管三园”模式,实行统栽统管、大户托管、统防统治助管,成功打造7个村集体经济示范园2000余亩、3个电商产业精品园1200余亩、散户产业微田园2700余亩,发展花椒5000余亩,去年部分花椒挂果,今年可实现产值50余万元,带动500余户贫困家庭人均增收3000余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