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宝镇概况
概况
五宝镇位于四川省宣汉县中部,地处前河上游流域,东接茶河镇,西邻南坝镇,南抵南坝镇,北连华景镇,西北部与峰城镇接壤,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大镇。距县城56公里,面积72.49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三元村、回龙寨村、沙沟村、高梯村、高坝村、跑马村、鹞子村)、1个城镇社区(嘉兴社区)和1个农村社区(罗坝社区),下设53个村(居)民小组。
资源状况
辖区耕地面积24458.29亩,其中田16005.14亩,地8453.15亩;户籍人口2713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210人。五宝镇农业资源丰富、生态基础良好,2024年恢复和新增耕地985余亩,撂荒地复耕复种400余亩。
经济状况
2024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56736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0万元,粮食总产突破2000万斤,其中水稻1300余万斤、玉米550余万斤、大豆44万斤、油菜440万斤。
基层党建
五宝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政治理论入脑入心,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走基层、听民意、汇众智、优作风”“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等活动,组建9个走基层小分队,召开院坝会120余次,广泛宣讲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委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各级决策部署上来。持续加强党员发展和队伍建设,2024年新发展预备党员5名,转正党员7名,培养村级年轻后备书记20名、后备干部28名。
城乡建设
五宝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牵引,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2024年争取衔接资金225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和产业类项目15个,成功将总投资3456万元的回龙寨防洪治理项目纳入县级库;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资金530万元,完成滑坡点排危除险、道路整治等10余项工程,惠及群众8000余人;同步推进饮水安全工程2处,维修道路3012.25㎡、新建堡坎6处、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改造老旧危房48户;建成70亩弃土场1个,协调临时占地200余亩,拆迁房屋12户、坟墓40座,全力保障西渝高铁建设;集镇秩序和村容村貌持续改善,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新增垃圾桶40个,整治占道、乱堆放等问题1250个。
产业发展
五宝镇坚持稳粮与特色并重,2024年建成千亩油菜示范片1个、百亩攻关方1处、村级粮油示范点7个,成功创建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全镇出栏蜀宣花牛4000余头、生猪2.2万头,培育100头以上规模牛场3个,脆李年产45万斤;羊肚菌试点种植60亩、效益良好,中药材种植突破1000亩,特色产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90万元,培育10万元以上村3个、5万元以上村8个,为群众稳定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基层治理
五宝镇坚持党建统领网格治理,健全“镇—村—组”三级治理网络,配备专职网格员10名,2024年处置各类网格事件1674件,接待群众来访120余人次,办结信访事项15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5%;办理“12345”热线152件,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8.6%;培育“法律明白人”80名,排查调解矛盾纠纷527件,实现“民转刑”零发生,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有效增强,获评全县“政法工作先进集体”“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县禁毒工作突出集体”。
社会事业
2024年五宝镇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发放低保、大病、临时救助等各类资金457万元;公益性岗位安置71人,发放补贴62万元;发放高龄津贴71.616万元、困境儿童救助金19.8万元;发放“雨露计划”教育补助28.8万元,落实跨区域务工补贴97.78万元;2024年五宝镇学校初升高103人,其中升入市重点81人、宣汉中学22人,教育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公共服务
五宝镇坚持民生为本,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质效,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49%,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率100%,组织健康知识讲座4期,开展免费体检500余人次,群众健康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300余场,群众性文体活动20余次,“禁毒宣传”工作被《学习强国》报道;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安全维稳
五宝镇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高位统筹安全生产与风险防控,2024年组织开展燃气、电力、交通、消防、食品等重点行业专项检查100余次,排查整改隐患296项,整改率100%;组建专职巡逻队2支,动态管控特殊重点群体;2024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二季度全县安全考核排名第四,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