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墩土家族乡概况
一、概况
三墩土家族乡地处宣汉县东北角巴山大峡谷核心区,巴山云顶旅游度假区的门户,距宣汉县城115公里,东邻龙泉土家族乡,南界漆树土家族乡、西与樊哙镇相邻,北与渡口土家族乡接壤,巴山大峡谷旅游环线纵横全境。辖区面积91.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288万人,最低海拔560米,最高海拔2117.2米,立体气候明显。辖5个村1个社区,主要产业为农业和文旅产业。三墩土家族乡土家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每逢节假日,村里都会组织表演“土家歌舞钱棍”“土家舞龙”和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薅草锣鼓”等节目,设有网红“土家摔碗酒”和篝火晚会等土家文化体验项目,刺绣协会也会在景区进行现场手工制作和售卖,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二、乡村振兴
2024年,我乡开展堡坎建设、饮水工程等项目7个,投入资金257万元,解决477名脱贫人口吃水用水问题;新建生产道700余米,便利132名脱贫人口生产生活出行。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消除风险监测户13户计48人。240户脱贫户、监测户发展到户产业项目,补贴6.15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雨露计划、务工补贴等政策资金74.4万元,惠及1102人。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筑强培优、消薄攻坚”计划,定制村集体经济提升(培育)方案,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110.47万元,各村均达到10万元,3个村突破15万元。依托巴山大峡谷八台山文旅融合发展契机,支持民俗文化演艺公司、特色农副产品和土家美食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持续兴旺。
三、农业生产
聚焦2024年农业生产主要指标任务,落实“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求,全面完成生产任务,打造天府油菜种植示范点等优质生产基地。开展“人才组团服务”活动,特色农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云木香、厚朴等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9883亩,中药材产值约5000万元;蓝子坝淡水鱼养殖场完成建设,渔场面积50亩,年产值10万元。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整理撂荒地479.03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420亩,全年主要粮食播种面积达15700亩,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产量2350.3吨,出栏生猪11009头,全面完成2024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
四、社会维稳
2024年,我乡摸排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110条,调解矛盾纠纷58起,100%妥善化解处理,实现零进京、零赴蓉、零上达、零到宣“4零”目标。开展防诈反诈宣传和缅北涉诈人员劝返等工作,预警提醒易受骗群体32人次。有效管控重点人群,走访(电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访重点人员群体、社会面吸毒人员140余人次,确保特殊人群、重点人员在控在管、安全稳定。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与市委统战部联合举办禁毒宣传等活动4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受众5000余人;开展“雪亮工程”巡防工作,治安巡逻11次。加强法治建设,集中学习法律法规5次;举办“法律明白人”培训、“法律七进”活动,实施法律服务10余人次,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排查安全生产隐患30余次,治理安全隐患6处。汛期紧盯重点区域,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0余次、279人次;旱期高效协调水资源,出动6支队伍、7辆车,送水26次,解决群众饮水需求。开展道路货运安全专项整治等行动,与交警联合执法10余次,劝导交通违法行为1000余次。落实“食品安全包保督导”机制,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11次。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等行动,排查生产经营单位171家,整改隐患100余处。
五、公共服务
2024年,我乡超额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任务,完成率106.64%。入户调查录入持证残疾人614名,发放补贴368人、44.16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76人、25.776万元;“温暖万家行”活动春节慰问30人、9000元。参加小额保险845人,银龄保险618人,男女安康保险205人。全乡346名80岁以上老人全部办理高龄补贴。
组建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补充完善志愿服务队伍,设常备志愿服务队5支,现有各类志愿者共计164人(其中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31人、文化健身志愿服务队31人、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48人、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31人、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23人),开展“重阳节义诊”“慢性病防治讲座”“健康知识宣讲”等公共服务活动9次,覆盖群众600余人。持续深化政务服务质量,优化审批办理程序,落实“扶残助困一件事”联办服务。组织开展助农抢收、文化惠民、防汛抗旱等志愿服务276次。
六、生态环境
2024年,我乡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将环境卫生要求纳入村规民约,落实县、乡、村三级垃圾处理机制,开展垃圾山、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等重点问题整治行动,持续完善场镇污水管网建设。同时,常备不懈防治污染,实地排查养殖场(户)53家,解决畜禽养殖业污染源头3处。排查工业企业污染31次,整治问题2个。严控河道污染,排查整治企业污水直排、农业污染20余次,整治黑臭水体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