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土家族乡概况
【位置境域与建置沿革】
渡口土家族乡地处大巴山南麓、宣汉县东北部,东邻三墩土家族乡,南接樊哙镇,西靠万源市,北接龙泉土家族乡。距宣汉县城105公里,距包茂高速公路29公里,省道S201城(口)开(县)公路穿境而过,景区直达快速通道已全线贯通。
清嘉庆建有渡口岩场,因地处川陕古道渡口得名。1952年分樊哙、三墩新置渡口乡,分河口新置富强乡(驻邓家坪);1956年富强并入河口、渡口;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政府。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渡口土家族乡。乡政府驻地青龙街201号。
【环境资源与人口】
自然环境与资源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高海拔2198米,最低海拔450米,平均坡度32.5度,山地垂直气候显著,生物资源多样。境内大象洞、桃溪谷等旅游景点,群峰竞秀,峡谷幽深,景观奇特,碧水蔚蓝,鸟语花香。珍稀动植物繁多,獐子、野山羊、猕猴、娃娃鱼、麂子、锦鸡等达20多种。耕地面积8500亩,林地面积14.5万亩,森林覆盖率78.54%。
全乡辖区面积104.8平方公里,现辖5村1社区,分别为果坝村、桃溪村、龙潭村、立石村、甜竹村和常乐社区,共21个村(居)民小组,2024年总人口有7562人,其中土家族7184人,占全乡总人口95%。全乡共脱贫户410户,脱贫人口1516人。
【经济发展】
一是助力巴山大峡谷创建国家级5A景区,创编“土家婚俗非遗秀”节目,成功举办“庆七一”暨“百姓大舞台”、“川东薅草锣鼓赛歌会”等主题活动,积极参加都江堰市第二届非遗(锅庄)艺术节,获评“天府旅游名镇”、省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样板镇等荣誉,将文化活动与景区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带动辖区群众通过文旅活动实现就业增收。二是推动果坝村土家刺绣传习基地、桃溪村“石榴花开”特色村寨等项目落地;发展龙潭村青贮饲料产业300余亩,加工青储、黄储饲料,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坚持“产业围绕旅游转、旅游依托产业建”的农旅互动发展模式,发展脆桃、车厘子、青脆李等特色产业;擦亮达州市三星级“秦巴药乡”品牌,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种植厚朴、黄莲、云木香、党参等中药材5000余亩。
【社会状况】
文化体育有乡综合文化站1个,设施齐全、设备完善,全乡有村级农家书屋5个,图书25000余册,有公共文化活动广场4个。
教育有普通中心校1所,教职员工44人,在校学生248人;幼儿园1所,教职工4人,在园学生122人。
卫生有公立民族医院1所,床位30张,卫生技术人员12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2人、注册护士4人。村级卫生站5个,村卫生室2个。
【人文历史】
作为川渝陕结合部土家文化集中展示区,土家婚俗、土家祭祀等传统习俗代代沿袭;土家山歌、巴人钱棍等民间艺术传承至今。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定位,把巴人风情篝火晚会、土家婚俗展演、泡汤节等活动与景区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向更多游客展示民族民俗文化,圆满举办“庆七一”暨“百姓大舞台”“川东薅草锣鼓赛歌会”等主题活动,成功创建省级一级综合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