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土家族乡概况
【基本情况】龙泉土家族乡位于县域东北角,距宣汉县城125公里,地处两省(四川、重庆)四县(重庆市城口县、开县、四川省万源市、宣汉县)交界处。辖7个村、3个社区、47个村(居)民小组,人口11740人,是川东北四个土家族乡之一。全乡辖区面积223.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16亩,其中30以上坡地占70%以上,森林覆盖率87%。属喀斯特地形地貌,六大山脉托出十大主峰,常年云遮雾绕,宛若仙山。最低海拔580米,最高海拔2480米,平均海拔1530米。旅游资源丰富,前河纵贯全境,是国家4A风景旅游区巴山大峡谷腹心地。盛产云木香、皱皮木瓜、杜仲、黄连、天麻、玉米、土豆等,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
【区划沿革】宣汉县辖乡。1949年置河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龙泉公社,1984年改龙泉乡。2004年由原鸡唱、自由、龙泉三乡合并而成。现辖2个农村社区(鸡坪社区、坪溪社区),1个城镇社区(河口社区)7个村(草坝村、扇坡村、水古村、高架村、黄连村、罗盘村、老场村)。
【产业发展】持续保持传统农业高产高效,全年粮食种植13414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面积1000亩,油料面积1239亩,完成耕地恢复175亩。能繁母猪存栏量300头,生猪存栏4264头,能繁母牛2400头,全年出栏921头,成功建立马铃薯千亩高产示范区。2024年,龙泉土家族乡被评为全县“农业生产先进乡镇”。主要经济作物以云木香等中药材为主,规模种植中药材12万亩,扩种木香、黄连等中药材900余亩,实现年中药材总产量突破1.6万吨,总产值突破2.82亿元,省级产业强镇首创即成,四星级“秦巴药乡”升级成功。
【社会事业】各项惠民助学政策全面落实,适龄中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龙泉中学2024年上榜宣汉中学6人,南坝中学5人,重点中学入学率持续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更加有力,龙泉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新农合保障率稳步提升。大力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工作,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基本医保参保率100%。发放退役军人、烈属、现役军人家属慰问金等,退役军人临时困难救助、医疗救助,新农合、新农保、小额保险、残疾人关怀等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类参保率达98%以上。
【民族团结】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组织排练“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赛歌会”被县委宣传部授予优秀组织奖,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规划申报工作龙泉排名位列全县第一,省级媒体转发龙泉新闻报道3次。
【安全维稳】全乡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加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地质灾害、消防、食品药品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年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52次,共发现各类安全生产隐患98项,开具整改通知书12份,全年无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和森林火灾事故发生。强化社会整体防控,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控和矛盾纠纷排查,充分发挥专职人民调解员作用,排查矛盾纠纷12起,调处12起,调解率达到100%,无重大矛盾纠纷发生。
【乡村振兴】全乡依托巩固脱贫成效衔接乡村振兴优惠政策,完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项目12个,有效提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配合调整帮扶队伍3个,调整帮扶责任人120名,发放“雨露计划”助学金,惠及学生189人次,发放务工补贴,惠及群众642人。通过一卡通发放农村低保和城市低保1258人,特困人员补贴99人(敬老院28人),高龄补贴290人,残疾人生活补贴257人,在全面完成“两不愁四保障”的基础上,集中开展防返贫监测大排查2次,全年纳入监测户15户55人已开展精准帮扶,全乡586户脱贫户无一人返贫,切实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