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安镇概况
【位置境域与建置沿革】庙安镇位于达州市东北方向、宣汉县西南部,东接天生镇、东乡街道,西邻通川区磐石镇,北连君塘镇、蒲江街道,南挨柏树镇。庙安场镇距达州市区20公里、宣汉县城23公里;境内四通八达,各社和院坝全通水泥路。平均海拔750米,辖区面积46.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2万余亩,林地面积2.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5%。辖7个行政村、2个社区,共39个村(居)民小组(35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小组),共12767余人。境内村民以种养业为主,全镇种植脆李2.08万亩、猕猴桃1100亩、西瓜300亩、折耳根(鱼腥草)400亩,属典型的山区农业镇。
原天宝乡:清嘉庆建复兴场。1933年10月至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属天生区。1950年建复兴乡人民政府;1958年建人民公社;1966年复兴改名胜利,1973年后恢复原称;1982年复兴改名天宝,因天宝寨得名;1983年改公社为乡政府。乡政府驻地复兴街1号。
原庙安乡:清光绪年间属复兴场、东林场。民国五年属八庙场、龙安场;民国二十一年合八庙、龙安2乡为庙安乡。1933年10月至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属天生区1950年建庙安乡人民政府;1958年建人民公社;1966年庙安改名金光,1973年后恢复原称;1983年改公社为乡政府,乡政府驻地龙安街30号;2020年天宝乡与庙安乡合并为庙安镇,镇政府驻地龙安街30号。
【环境资源与人口】自然环境与资源光热充沛,昼夜温差达5~6℃;雨量充沛,全年1500~1700毫米;平均日照比县城多200小时,具有丰富的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古酸枣树、230年历史的古楠木树等名贵树木;有野猪、山羊、野兔、刺猬、野鸡等动物频繁出没;主要溪河是龙潭河,由南向北直穿而下流入州河;交通便利,有通往宣汉、天生、柏树、磐石的公路;全镇人口2025年有3988户11691人,其中脱贫村3个,脱贫户740户2214人,监测户52户116人。
【经济发展】大力实施“筑强培优、消薄攻坚”计划,坚持“月推进、季盘点、年交账”,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迅速壮大,2024年全镇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超16.89万元,最高实现52.57万元;全镇脆李挂果面积2.01万亩,总产量2.7万吨,销售总产值2.3亿元;茶子村枳壳基地产值131万元,猕猴桃、侧耳根、西瓜、柑橘、八月瓜等产值达182万元;存栏生猪9308头,能繁母猪1407头,全年生猪出栏23392头;牛存栏5350头,出栏2721头;畜牧业产值达10353.8万元,畜牧业收入达4139.5万元。2025年,以“李花”为媒,举办了以“相约李花间,共赏春日景”为主题的2025“花在庙安”乡村旅游消费季系列活动,推出李花美食集市、长龙坝坝宴、亲子绘画活动等7大活动。
2021年获得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2年荣获四川省文明村镇;2023年荣获达州市乡村振兴样板村镇;2024年荣获“全省‘百家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乡镇”。
【社会状况】乡村建设:天宝、庙安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新建场镇停车场3处,场镇主干道车辆全面禁停,场镇秩序明显改观,全镇垃圾实现镇收集、县处理;全面拆除D级危房12处,新建产业道4条2.3公里,新安装路灯110盏,整治山坪塘18口,惠及群众3000余人;严格落实城管队伍、保洁队伍的管理制度、城乡环境治理“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视野范围内无白色垃圾、无牛皮癣,农户房前屋后柴草堆放整齐。
文化体育:村(社区)文化图书室实现全覆盖,每年如期举办李花节、采摘节。
教育:有中心校2所,教职员工82人,在校生542人。2025年中考,88名学生参考,26名学生达到A等级,其中A+18人、A+23人、A+31人,有12人被宣中正式录取。
卫生:有卫生院1所,分院1所,床位46张,执业医师12人,执业护士6人;全面推进“全民参保”,做到应保尽保,医疗保险缴费人数11457人,参保率达98%;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13.824万元、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4.546万元,手术并发症对象49人发放扶助金19.484万元。
【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丰富,有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龙潭河村古院落,有绵延10余公里的龙潭河,有“雨布寰中三农有获、膏流地下万姓共沾”的龙王庙;八庙村蒋家山上有瓦岗寨和金花寺,与瓦岗寨相望的是木桶寨;天宝片区有风景优美的天宝寨、富含历史底蕴的升官寨、众人信仰的香楼山等;有开山造田的黄方、呼风唤雨的袁龙等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