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公众参与 >> 提案议案 >> 人大建议 >> 正文

宣汉县人民政府关于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第348号建议办理情况(A)的函

来源: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2025-08-29     点击数: 人次

宣府函〔2025218

宣汉县人民政府

关于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第348号建议办理情况(A)的函


项琼代表:

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保护和传承土家族文化的建议》(第348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宣汉县是四川省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区,2014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土家民俗风情独具,土家文化与巴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家余门拳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汉先后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武术之乡”“川东民歌之乡。李依若改编的《苏二姐》被中国文艺界誉为中国四大民歌之一。

二、办理情况

(一)关于将土家族文化历史传承纳入民族学校教材的建议。一是在渡口土家族乡中心校精选能体现巴人及后裔忠、勇、信、义精神的故事素材,编印《播撒廉洁的种子》作为地方课程教材发放给全校学生,丰富学校德育内容,进一步推动土家文化传承走深走实。二是持续开展省级非遗项目土家余门拳进校园工作,聘请丁耀庭、石秀明等非遗传承人走进宣汉职中、宣汉实验小学、宣汉师源外国语小学、渡口土家族乡中心校等中小学校开展土家余门拳社团课教学,计培养1000余人。

(二)关于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一是每年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中专项安排25万元,用于开展土家文化传承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十四届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赛歌会、十届土家余门拳展演活动,进一步推动土家文化的有效传播与活态传承。二是每年下达龙泉、渡口、三墩、漆树4个土家族乡和樊哙镇各5万元的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用于乡镇文化站开展土家文化活动、土家文化书籍购买等。三是成功申报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2025第三批非遗四川·百城百艺非遗品牌项目,获得省级财政奖补100万元,计划用于对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传习基地进行提档升级等工作。四是落实好民族学校增加公用经费政策,按照每生每年100元的标准对渡口、龙泉、三墩等土家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增加公用经费补助。2021年以来,累计增加拨付民族乡镇学校公用经费150万元。

(三)关于土家民族文化教育人才培养政策倾斜的建议。一是待遇保障方面。对龙泉、渡口、三墩等土家族地区的民族学校教师发放生活补助,补助标准根据工作地点条件的不同,每人每月补助500700元不等。二是职称评聘倾斜方面。对在土家族地区民族学校从教且教龄满30年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时,只要符合评聘基本条件,且通过中小学副高级及以下教师职称评审后,可直接聘用到相应岗位层级岗位。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深化文化教育融合。组建专门的教研团队,系统梳理土家族文化历史中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历史故事等核心内容,编写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校本教材。同时,积极邀请土家文化传承人进校园授课,确保土家文化传承在校园落地生根。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重点扶持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土家余门拳等土家非遗项目传承,以及土家非遗文化节庆活动举办等领域,为土家文化保护与发展提供稳定支持。

(三)强化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研究针对从事土家文化教育教师的待遇倾斜政策,探索在工资待遇、住房补贴、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在教师晋职晋级评审中,将土家文化教育教学成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提高工作积极性。


  宣汉县人民政府

  20258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