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刚率队赴蓉看望慰问退休老干部老同志代表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10月23日,市政府副市长、县委书记冯永刚率队前往成都看望慰问在蓉退休老干部、老同志代表,与大家欢聚一堂,共抒情怀,共话宣汉发展。
在听取成都辖区宣汉流动党委、县老协成都分会工作情况汇报和老干部、老同志代表发言后,冯永刚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各位老干部、老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冯永刚说,宣汉过去成绩来之不易,取得的经验弥足珍贵。近年来,县委紧扣“奋力争创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定位,坚决扛起“建设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主战场使命,深入实施“农业兴县、工业强县、文旅靓县、开放活县”四大战略,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埋头苦干、创新快干、真抓实干,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全县GDP实现621.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03亿元,成功入围全国“百强县”、居第90位,成为全国第七个、全省唯一一个,由“国贫县”入围全国“百强县”的县。在座各位都是亲历者和见证者,能体会到这些年宣汉发展的艰辛和取得成绩的不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经验值得总结。一是“专注定力”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宣汉这么多年的发展成绩,都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出来的,也饱含着在座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们的心血和付出。二是“资源转化”是发展的源头动能。充分挖掘宣汉天然气、锂钾资源潜力,不断延链招商、招大引强,两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6个,到位资金538.4亿元,普光经开区成功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三是“团结奋斗”是发展的关键因素。宣汉的发展之所以这么快,关键在于人、在于干部,全县上下都是一心一意干工作、全力以赴拼事业。四是“企业项目”是发展的必要支撑。一个地方要发展,就必须有大企业、大项目入驻,才能支撑起经济的快速增长。两年来,全县成功招引浙江正凯、江西赣锋、广东美联、四川金海马4个百亿级项目,让宣汉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更足、发展态势更可持续。
冯永刚指出,宣汉未来目标清晰明确,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在成功入围全国“百强县”后,县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全国“千亿县”、争当县域发展“排头兵”,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到2027年普光经开区建成千亿级园区,全县GDP突破1000亿元。一是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聚力突破锂钾资源前端开发、转化利用等技术瓶颈,持续做大做强天然气硫磺、锂钾综合利用、微玻纤、金属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加快推动4个百亿级项目建设,加快普光经开区扩区步伐,到2027年,普光经开区入驻企业突破200家,产值突破1300亿元。二是坚定不移实施“农业兴县”。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领,推动“蜀宣花牛+优质牧草”创国家级园区,全面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力打造5大乡村振兴示范区,不断夯实县域农业发展基础、提升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三是坚定不移实施“文旅靓县”。加快推进巴山大峡谷景区创5A,高品质打造月亮坪,高标准运营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度假区和中国巴文化高地,让宣汉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变成全省出名、全国有名的响亮品牌。四是坚定不移实施“开放活县”。纵深推进“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配合做好西达渝、成达万高铁、两个站点建设,加快推动县内“四条快速通道”建设,不断提升宣汉交通区位优势;坚持招商引资、招大引强,依托现有产业链,引进更多大企业大项目,不断为宣汉发展集聚更多动能。五是坚定不移抓好“民生事业”。突出抓好明月新城建设、城乡水务一体化、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打造“山环水绕、山水相映”的生态滨江城,持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加快宣中高中蒲江校区、南坝中学迁建等项目建设,构建宣中“两高中三初中”、南坝“一高中三初中”格局,同步加快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扩建,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擦亮宣汉教育金字招牌;全力推动县医院明月新城总部、县三医院迁建、传染病隔离病区等项目建设,持续完善县域医疗服务,真正让群众“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冯永刚表示,宣汉正值发展关键时期,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希望各位老干部、老同志们继续关注宣汉,支持宣汉,发挥好人脉广、资源多、经验足的优势,多为宣汉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同时,县委、县政府也将继续关心照顾好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在政治上尊重、在精神上关怀,让大家在外地也能充分感受百强宣汉的发展态势、享受百强宣汉的发展成果。
座谈中,冯永刚慰问了县老协成都分会和困难老同志。
与会人员还观看了《梦里巴国多彩宣汉》宣传片。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龙通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崔仕春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