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六措并举”确保粮食扩面增产
宣汉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为积极应对粮食生产安全严峻形势,全面落实粮食生产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把粮食扩面增产任务落到实处,宣汉县采取六大措施,强力抓好粮食扩面增产保供给。目前,全县扩种粮食面积达5.6万亩(含3.5万亩休耕轮作大豆)。
一是压实责任明目标。相继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2020年大春生产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切实抓好2019年晚秋和2020年小春生产的通知》,下达大、小春粮食面积,并将粮食面积、产量纳入对乡镇的目标考核。为将粮油扩种面积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粮食储备中心等相关部门和涉及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扩面增粮领导小组,为扩面增粮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抢抓时节早谋划。坚持提早谋划,做到早宣传、早备耕、早育苗、早栽种。紧盯气温回暖好时节,摁下春耕生产快进键,坚持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不误、两促进,坚持小春管理与春耕生产两手抓、两结合,采取“市场+监管”配送农用物资、“线上+线下”开展技术指导、“示范+带动”确保扩面增产三大举措,有序推进全县大春生产和小春管理。
三是盘活撂荒扩面积。县委、县政府将撂荒土地整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效的大事来抓,县农业农村局整合资金、机械、农资等资源,向复垦、捡种撂荒土地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倾斜,鼓励引导和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土地有序流转,充分盘活撂荒土地。鼓励受疫情影响暂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复耕复垦,增加大春种植面积,保证粮食增产增效。华景镇调用大型机械对全镇125亩(其中田60亩,地65亩)撂荒耕地进行统一翻耕,免费提供优质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对捡种撂荒土地的农户签订粮食收购保底价协议。全县复耕、捡种撂荒土地扩种粮食面积5200余亩。
四是调整结构增粮食。对产业效益低下、产品品质低劣的产业及时进行改制改种,如胡家镇将石梁村种植芦笋失败撂荒一年多的300亩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李磊复垦种植水稻和玉米,将黄花村种植芦笋失败的800亩土地落实给农户种植水稻,明月乡将大渔池村效益低下的125亩莲藕田转包给种粮大户桂刚种植水稻。在常年种植蔬菜、烟叶、瓜果的耕地实施休耕轮作,种植水稻修复土壤功能,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依托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在水稻产业上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种有定向,销有方向,让农户吃上一颗“定心丸”,调动粮农积极性,促农增收,保粮生产。
五是优化模式挖潜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灵活运用间、套种和围边种植等方式,充分利用田坎(坡)、地背种植玉米、大豆、高粱等粮油作物,实现应种尽种、种满种尽。力推立体农业和粮经复合模式,推广洋芋-玉米-大豆等旱地新三熟及小麦-豌豆、粳-糯稻套种模式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种粮效益。
六是强化指导提质效。为强化对全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技术指导,农业农村局从农技、植保、土肥、种子、农机等相关职能单位抽调技术骨干,组成百名农业专家技术团在春耕生产、夏栽夏管等关键农事环节,深入乡镇、农村、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现场示范,全面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粮食栽培及粮食增种扩面技术,努力实现品种优质化、技术轻简化、栽培绿色化、作业机械化,推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