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要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为老兵安居 退伍党不忘

来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日期:2020-07-01     点击数: 人次

——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方联动,互联网+助力,为抗美援朝老兵安家暖心,组建退役军人之家

前言: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2019年6月接到求助,抗美援朝退伍老兵:张同军,男,生于1935年9月,1951年从宣汉参军入伍,1973年退伍,退伍后在上海市宝山区房屋建筑材料总公司工作,于1995年10月退休;户籍地:上海市宝山区。2016年通过法院已与前妻、两个女儿断绝一切关系,现独自回到宣汉,欲在宣汉县城租房居住,因年事已高,没有房东愿意出租,居无定处,基本生活无法保障。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根据张同军的实际情况,把握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特点规律,制定健全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衔接民政、人社、住建、医疗保障等涉及民生领域的部门,加大退役军人帮扶工作力度。

一、背景情况

实地调查走访,走进老兵生活。

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派出专项工作人员,会同宣汉县黄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一起和张同军本人见面,用心倾听张同军目前生活状况和主要诉求。张同军与前妻、两个女儿断绝一切关系,没有家人关心,没人理解自己,认为失去生活失去意义,蝼蚁偷生度日。工作人员安抚张同军的情绪,对他的遭遇表示理解同情,鼓励张同军不要放弃生活,党和政府都没有忘记他,要对生活抱有希望。工作人员为他安排好临时居住所,保障基本生活,相关工作人员持续跟进。

查询老兵信息,汇总档案资料。

通过互联网+快捷高效查询到张同军的档案信息,全面了解张同军退役前后资料。证明张同军在军队系干部,退休之后离开集体,漂泊在外,家乡没有亲人,精神文化生活空白,政治思想学习建设存在严重缺失。

考虑到退役老兵张同军日常生活上没有人照顾,思想上没有依靠,精神文化生活更是空白一片,在这种情况下,遇见难事就容易偏激。作为退役军人的后备依靠,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有责任尽可能地帮助退役老兵张同军解决困难,让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将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从张同军的实际情况出发,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打破传统的处理方法,因人施策,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进一步提升退役老兵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主要做法

(一)解开老兵心结千里亲情重燃

为了改变张同军悲观心理,重新燃起生活希望,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电话联系其妻女,将张同军现状告知,转述张同军对家人的思念,对家庭的渴望,对生活的失望,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张同军,即便不能在一起生活,但血浓于水,情亲关系依旧在。通过多次沟通劝说,张同军的妻女终于放下心中芥蒂,与张同军保持电话联系。在后期走访中,张同军一改往日忧愁,主动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翻出军队照片,女儿照片,说:“党和国家是我的依靠,宣汉退役军人事务局是我的亲人,一刻也没有放弃我。”黑黝黝的脸上,绽出笑容,闪烁泪光的眼里,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工作的意义在此刻以最质朴的方式体现。

力排老兵苦楚,老兵居家欢颜

临时住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张同军的居住问题,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会同黄金镇祥柏社区书记张显刚一道,将张同军的实际情况说明,不让老兵寒身凉心。经过与房东多方协调,最终签订了租房合同,于2019年11月20日在黄金镇滨河路租了一间门市,并签订了租房合同,面积约60平方米,屋内设施设备齐全,环境卫生好,符合居住条件。

后期跟进情况,保障老兵居住条件,确保老兵有所居。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再次深入张同军家中,关心生活近况,张同军对现在的生活表示非常满意,感谢国家政府的帮助,坚决支持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

心系老兵健康提供医疗救助

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在帮助解决张同军居住问题的同时,观察到张同军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腿脚不便。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立即与黄金镇卫生院联系,为张同军提供居住帮助的同时,提供医疗救助,关心退役老兵身体健康。

)丰富文化生活,发展老兵文化

为了丰富退役军人精神文化生活,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同黄金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立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宣传队、文艺演出队,动员退役军人参与加入。通过一系列的帮助走访,张同军同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逐渐熟悉,以军旅生活为契机点再次拉进距离,勾起张同军军旅生活记忆。邀请张同军参加黄金镇选聘退役军人事务特邀监督员活动,成为基层政策宣讲员、思想政治教员志愿者,充分发挥退役军人自身的桥梁纽带和宣传引导作用,开启张同军退役后的文化精神生活。

在2019年国庆节期间,宣汉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邀请张同军参加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强化党员意识,加强党性锻炼。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传承守正赋能、忠诚奉献优秀特质,广泛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进一步增进感情、赢得信任。并将张同军的近期思想情况积极向黄金镇党委、政府做好具体汇报。

三、经验启示

(一)退役归家情意浓,手续档案一站服务

“党员干部在做基层工作,要为退役军人把事做好、把事做实。莫让退役军人难保障,我们退役军人事务局是他们的家人,时时刻刻心记挂念,退役不流泪,归乡有人望。”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勇说,“跟进完善退役军人后期档案,确保退役有家可回,有情可依。完善归档制度,做好做实组织关系转接。”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规范转接手续,优化工作流程,在退役军人集中报到时段,协助当地党委组织部门,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设立专门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消除“口袋党员”,确保每名退役军人党员及时纳入党的基层组织管理。推动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二)政策法律剖析难处,量身定制帮扶计划

设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站,有疑问有地可咨询,有困难有处可解决,引导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开展关爱退役军人暖心行动。结合各乡镇服役及退役军人的实际情况,制定退役军人援助关爱帮扶计划,完善退役军人帮扶措施。对困难退役军人及优抚开展入户走访,实时了解困难退役军人情况,做到一人一档、一案一册,确保精准帮扶,切实为困难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排忧解难。

(三)互联网+、服务站助力,城乡一体全新升级

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按照退役军人事务部创建标准和“五有”要求,各乡镇、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强化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要素保障,注重与同级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做好退役军人经常性思想引导工作,集中打造一批“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

打造示范服务保障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便捷查询办公系统,不让退役军人多跑趟,跑空趟。开展网络平台,运用互联网+进行,各乡镇建立退役军人微信服务群、QQ群,政策解读,资源共享,各乡镇组建“退役军人之家”,发挥军人带头作用。

组织搭建关心关爱平台,推进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建设,加快推进网络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退役军人志愿者QQ工作群,运用网络,吸收企业资源,开发更多就业渠道,满足退役军人就业需求。

(四)红色土地军歌嘹亮,尊军崇军氛围浓厚

宣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以“思想政治建设年”为抓手,通过开展退役军人精神文化建设活动,成立“老兵故事汇宣讲团”、寻找“最美退役军人”,讲述自己的革命战斗、创业奋斗、人生成长、热心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故事,弘扬主旋律,充分展示英雄人物、烈士事迹、当代退役军人风采,全面提升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尊严感和使命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