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大峡谷“旅游+农业”特色农产品甜柿——高素质农民培育专业生产班顺利开班
9月,正是甜柿丰收时节,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两旁,甜柿缀满枝头,放眼望去,宛如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灯笼,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游人纷至沓来。为提升农民甜柿种植技术、提升旅游+农业发展水平,2020年9月7日,县农业农村局在达州市铭远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基地启动为期7天的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甜柿生产班培训。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李青春宣布开班并指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是农业农村部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重大部署,着力破解“谁来种田、怎样种田”的重要举措。县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负责人李斌对培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培育机构负责人县茶果站站长武涛介绍了班级筹备情况,学员代表宣汉县秦巴玉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全华作了表态发言。
本次高素质农民培育甜柿生产班不仅开设了甜柿常规种植技术,同时还开设了高素质农民综合素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农村电子商务等理论课程、实训实践能力拓展和参观交流等,做到“三个精准”。
一是精准遴选学员。紧扣县委、县政府“旅游+农业”发展要求,在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沿线的新华镇河坝、盐店两个村精准遴选从事甜柿产业的种植大户和果农共计30 人。其中,甜柿种植带头人5人、甜柿种植大户11人、返乡大学生1人、果农13人。培育结业后,这批参训学员将成为推动新华镇“十里甜柿”长廊产业生产发展的“土专家”。
二是精准配备师资。针对新华镇“十里甜柿”长廊产业种植农户缺技术、疏管理和理念不新、效益不高的现状,选配了熟悉农民技能培训、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县内果树专家,同时邀请达州市茶果站副站长冯林、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冯开斌以及县青联众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创业导师)任小桃担任授课教师。
三是精准设置课程。此次高素质农民培育结合产业技术、电商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立足农民教育培育特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课堂学习与实习实训、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三结合”,采取“232+1”的方式进行培训,理论授课2天,实训实践3天,参观交流2天,跟踪服务一年。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让学员真正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能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