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罚”变认“法”----宣汉县不断深化行政执法后半篇文章
全省“春雷行动2021”暨冷链物流疫情防控执法行动开展以来,宣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紧扣“防疫治乱保安全,提质稳增促发展”行动主题,转变工作思路,在执法中普法,在普法中“找法”,采取“普法式执法,交心式回访,帮扶式监管”举措,不断深化行政执法后半篇文章,有力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
一、用普法式执法,使违法者“认罚”。
春雷行动时间紧、任务重。过去不少地方存在行政执法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问题,当事人往往是“口服心不服”,行政执法的教育作用和震慑效果不佳。春雷行动2021以来,宣汉县市场监管局转变行政执法理念,创新行政执法模式,推行普法式执法,在执法过程大力普法,让当事人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不仅让当事认清自己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还让当事人清楚被处罚的理由、依据以及过罚是否相当。同时,进一步优化执法文书模板,制作叙事、说法、论理相统一的普法式执法文书,让执法各环节都提升“温度”,消除当事人疑惑。在特种设备安全执法子行动中,检查发现宣汉县5家中小学食堂安装了运餐的货载电梯,操作不规范,长时间没有检验,无专业维保。立案时,学校负责人认为只载点货,不属于特种设备,对立案查处很有意见。对此,宣汉县市管局专门邀请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专家现场进行鉴定,就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进行了宣讲,并对此类电梯的安全管理技术要求进行了现场培训。分管副局长罗红英同志对5位校长进行责任约谈,面对面交流法律知识。特监股相关人员还多次到学校与相关人员一道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整个执法过程中环环用法,时时普法,学校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受到教育,主动“认罚”,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他们说:“你们啥都讲清楚了,既然违反了相关法规,就该罚!我们认罚。”
二、用交心式回访,让违法者“认法”。
宣汉县市场监管局深知处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通过处罚受到教育,从而自觉规范经营行为才是目的。因此,在2021春雷行动中,宣汉县市场监管局没有把处罚结案当作为终点,而是起点,分类分层对被处罚当事人开展交心式回访,变执法身份为朋友身份,采取集中式、单独式约谈和请上来、走下去回访等方式,主动与当事人交朋友,帮助分析经营活动,共同排查违法违规风险点,让经营者不断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树牢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理念,帮助“认罚”当事人在经营活动主动“认法”,变被动整治经营行为为主动规范经营行为。春雷行动期间,该局共开展约谈10次200余人,回访20余次100余人,接受过约谈和回访的行政相对人法律意识普遍提高,责任意识普遍增强,再次违法和重新违法的人数明显减少。2021年1月,宣汉县东乡镇一家孕婴店老板陈女士说:“经过你们多次的约谈,我们更加懂得只有“认法”,今后才不会被罚。我们今后一定守法经营!”
三、用帮扶式监管,为违法者“找法”。
行政处罚是过去式,约谈认法是现代式,找办法解决问题是未来式。宣汉县市管局重视过去式、现在式,更重视后续监管的未来式,全力开展帮扶式监管,持续推进行政执法后半篇文章。一是帮助查找症结,凡是被处罚的对象,都对其开展一次问题调查,帮助查明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遇到重大疑难问题,邀请专家教授帮助解决。3月17日,县市管局组织了春雷行动期间抽检不合格率较高的白酒生产、桶装水生产和复用餐饮具餐饮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质量分析会。邀请了四川树信检测机构田志专家专题研究,进行现场了解和分析、讲解操作技巧和规范,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二是督促整改提高,督促企业按照新的理念、方法、步骤重新组织生产经营,对拒不配合者给予严肃的批判教育或追责,记入诚信档案名单,去年疫情期间在柳池工业园区新成立的一家口罩厂,经过对其多次帮扶指导监管,还是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现已被我局关停。三是回访帮扶成效,要求企业按期提交整改报告,不定期回访检查生产经营现场,查看整改落实效果,必要时组织复查抽检,直到完全整改合格为止。目前,被行政处罚责令改正的单位有102家,整改合格101家,关停1家,帮扶成效达到99%,真正让受罚者心中有法,心中有戒,依法生产,守法经营,认罚变认法,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