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乡村振兴简报(第1期)
导读目录
●经验做法
宣汉县2021年“巩固、拓展、衔接”实现良好开局
●简讯
●政策宣讲
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新年献词(摘录)
经验做法
迎新考开新局创佳绩
——宣汉县2021年“巩固、拓展、衔接”实现良好开局
2021年,“十四五”规划开局起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政策调整优化任务全部完成,乡村振兴机构队伍衔接平稳过渡,从制度层面保障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见效,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以“迎新考、开新局、创佳绩”快跑状态走好新的赶考路。
(一)巩固成果跑出“加速度”。树牢“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工作理念,加速落实系列政策举措。一是快速出台措施。印发《宣汉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实施办法》等文件,确保工作推进有标准。二是建立完善数据系统。完成数据采集录入脱贫村190个、一般村196个、监测户742户、脱贫人口5.7余万户基础信息等,动态增(减)脱贫人口2125人(3580人),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三是及时落实举措。新增对象落实低保兜底、公益性岗位等补短措施,实现返贫零增长。
(二)保障措施链接“助推器”。全年落实衔接资金5.2余亿元,实施项目795个,年度拨付资金5.1余亿元,拨付率98.4%。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投资4045万元完成饮水项目221处,彻底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守住了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抓实移民后续扶持。投资1395.5万元完成138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摸排和基础补短、产业发展、提供公益性岗位等。三是纵深推进重点帮扶。在48个重点帮扶村投资960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补短。四是抓实扶贫资产管理。清理2014—2020年扶贫项目资金102.9亿元,分级确权资产57.68亿元。五是精准对标落实“雨露计划”。完成年度春(秋)季“雨露计划”5049人757余万元,超额完成“百工技师工程”援助计划。
(三)协作项目按下“快捷键”。持续深化拓展东西部协作项目落地见效。一是创新合作升级版。探索“定海资金技术宣汉资源产业”升级版,成功建立健全利益联结带动机制,投资2450万元共育共建巴山大峡谷文化旅游产业园、大成蜀宣花牛种养产业园和普光新材料产业园等。二是打造协作新品牌。做大做强“宣汉海员班”特色劳务品牌,输送舟山培训宣汉海员111名,推进“宣舟号21”教育模式,组织宣职中109名学生赴舟山就读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1389人,帮助14451名农村劳动力就业。三是拓展帮扶新渠道。对接镇、村、企、校、医等70对结对帮扶,投资130万元搭建“山海协作”农特产品线上线下展销平台,巩固拓展“宣菜入舟”“舟鲜入宣”合作销售1亿余元;投资820万元完成老君乡中心校教学楼改扩建等提升改扩建任务,组织社会捐资(捐物)近700万元。
(四)建强组织构架“导航器”。一是建强“指挥系统”。调整充实了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制,将乡村振兴局纳入重要组成部门。二是组建“战斗队伍”。为便于开展工作,将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东西部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乡村振兴局。三是完善“监督天眼”。完善县帮扶办、县巡察办、特派员组三支队伍督导督查制度,实现重点帮扶村、脱贫村全覆盖督查巡查任务,通报一批工作不落实的乡镇(街道)村和基层干部,形成有效震慑。
(五)严守底线使用“稳压器”。一是拓宽风险预警渠道。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核心,强化民政、住建、应急、信访、水务等联合预警机制,及时预警风险户信息。二是优化监测程序。严格落实八个认定程序和七不认定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群众认可,严格监督,确保应纳尽纳。三是设立返贫基金。设立防止返贫专项基金500万,用于监测户对标补短,保障补短资金需求。(县乡村振兴局)
简讯
●近期,在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省级联系点、示范实践基地、人才培育基地授牌仪式会议上,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罗盘村荣获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省级联系点和人才培育基地,四川省龙森中药业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与6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签订了“万企兴万村”结对帮扶协议。近年来,罗盘村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中药材3万余亩,建成中药材现代农示范业园区7.8万亩,群众人均收入7000元以上,建有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园1个,大巴山药博园1个、休闲广场5个、农家乐及乡村客栈8家、游客中心1个、星级酒店1家。(县工商联)
政策宣讲
●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新年献词(摘要):
刘焕鑫指出:2021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政策调整优化任务全部完成,全国乡村振兴机构队伍衔接平稳过渡,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刘焕鑫强调:面对机构转型、工作转轨的新形势和疫情灾情等不利影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齐心协力的结果,也是各级乡村振兴部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加油干的结果。
刘焕鑫要求:一要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脱贫地区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保持工作力度和政策强度,响鼓重锤、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二要坚持以发展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从根本上改变脱贫地区面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通过发展来实现。要推动脱贫地区持续提升帮扶产业规模和质量,积极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和增收。三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研究得深入一些,扎实做好防风险工作。要稳政策,该完善的继续完善,该创设的继续创设,防止退坡过急;要稳产业,防止因技术风险、市场风险造成产业受损、农民减收;要稳就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稳定,力争有所增加。四要坚持尊重客观实际和农民主体地位。要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分步实施,积小胜为大成。要树牢“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政府为主干的带上农民一起干,把农民自己能干的交给农民自己干,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摘自《中国乡村振兴》杂志)
宣汉县乡村振兴局
2022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