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财政局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宣汉县财政局始终把“三保”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树牢底线思维,着力完善机制、硬化举措,牢牢兜住“三保”底线。
一、突出财力保障,夯实“三保”基础。一是统筹县级财力。统筹中央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阶段性财力补助以及县级财力,同步保障刚性增支,弥补政策性减收,对冲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二是落实资金直达机制。完善工作机制,坚持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和资金监管同步发力。优化完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注重日常监控督促,推进部门协调联动,规范安全高效使用直达资金。今年以来,23.78亿元中央直达资金全部第一时间分配下达,为夯实“三保”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突出预算审核,管控“三保”源头。一是省市县联动审核。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将“三保”作为支出预算安排的重点,县财政部门对“三保”支出预算逐项审核,覆盖相关部门和所有“三保”支出项目,然后报省市财政部门审核,修改完善后报县人大审查。二是突出审核重点。对照“三保”清单,重点审核“三保”支出保障范围是否合规、数据是否完整、保障标准是否合规、预算安排是否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等,做到“三保”支出预算足项、足额。三是抓好问题整改。对因预算安排不到位导致应保未保、降低保障标准的,督促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调整预算项目,足额保障“三保”支出预算,从预算源头兜牢“三保”底线。
三、突出库款调度,保障“三保”支出。一是把“三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科学组织调度国库资金。严格落实库款月报制度,统筹安排各项财政收支,合理制定库款使用计划,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二是设立工资专户,专款专用,足额保障当月工作发放。三是加强日常监测,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整合贯通项目库、预算编审、电子支付等数据,全方位、全流程动态监控“三保”预算支出情况,发现问题早预警、早处置,从源头防控“三保”风险。